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交大要闻 > 正文

【聚焦十九大】十九大代表翟婉明院士做客新华访谈

来源:新华网 日期:2017/10/25 10:46:00 点击数:
信息员 摄影
部门审核 终审

国家已经确定了时速400km高速动车组和时速600km高速磁悬浮列车的研制任务,一个是高速轮轨技术的研发,一个是高速磁悬浮技术的研发,国家研发的计划周期是5年。

新华网北京10月24日电(记者黄玥 李杰)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轨道交通如何在国家实施科技强国、交通强国战略中发挥作用?十九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翟婉明近日做客新华访谈就此展开探讨和交流。

“交通强国”提法令人振奋

新华网:十九大报告中哪句话让您印象深刻?

翟婉明:感受最深的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定位,特别是创新引领发展这个方面。十九大报告中还提出要建设“交通强国”,这让从事轨道交通研究的我倍感振奋。这是一个策略,也是一个号召,当然还会进一步落实。

交通发展成绩是“交通强国”有力注解

新华网:如何理解“交通强国”?

翟婉明:“交通强国”是就中国国情需要而提出的具体方案。近年来,我国交通发展特别是轨道交通的发展成绩喜人,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世界轨道交通发展已经开始看中国了。中国轨道交通的发展速度从我所在的成都就可见一斑。近年来成都的轨道交通发展十分快,开通了成渝高铁、成绵乐客专,西成客专年内就要通车,实现了蜀道难到蜀道通、从蜀道通到蜀道畅、从蜀道畅到蜀道快的跨越发展。成都的交通成绩是我国建设“交通强国”的一个有力注解。

铁路技术发展为实现“科技强国”作重要贡献

新华网:如何理解报告中提到的“科技强国”?

翟婉明:长期以来,我们科技创新的底子是比较薄的。得益于近年来国家优越的政策和大量科研投入,现在的科技水平提高了很多,成为了科技大国,但还不是科技强国。要实现科技强国目标,广大科技工作者要集中发力,一步一步脚踏实地来干。

以铁路技术发展为例,9月21日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成功在京沪高铁上实现350km/h的旅客运营速度,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标志着我国高铁技术从“追赶”到“引领”,轨道交通技术在高铁上开花结果,是铁路技术为实现“科技强国”目标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高铁速度与发展需求结合

新华网:400km/h和600km/h速度等级的列车研制计划有没有时间表?

翟婉明:我很盼望在京沪高铁成功开行复兴号的基础上,将来有更多按350km/h速度等级设计建造的线路,惠及更多的老百姓。现在,国家已经确定了时速400km高速动车组和时速600km高速磁悬浮列车的研制任务,一个是高速轮轨技术的研发,一个是高速磁悬浮技术的研发,国家研发的计划周期是5年。

速度对交通人来讲是一个主题,速度越快可以不断缩短旅行时间,为老百姓提供方便,但速度必须跟发展现实情况和科学技术水平联系起来。我们已经有最高运营速度350km/h的高速列车,研制400km/h运营速度等级的列车很有必要的,但600km/h运营速度等级的磁悬浮列车的定位的确比较高,我们现在有实力和条件进行前沿探索。

掌握核心技术需要原创性技术创新

新华网:如何掌握核心技术?

翟婉明: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们现在走引进——消化——再创新的路子,要真正掌握核心技术,还需要更多原创性的技术和突破性的创新,只有拥有原创性的技术,才能打通源头创新、中游技术开发和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到实际工程和社会经济服务的实际领域等几个环节。

在这个过程中,人才是关键。近期,很多城市出现了“抢人”热潮,成都市出台了“人才新政十二条”,树立“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的人才观,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聚天下英才以用之”的姿态支持创新人才引进。这些措施有助于创新人才引进、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新闻来源:新华网

https://view.inews.qq.com/a/TEC2017102402714607?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openid=o04IBAMITcb011rLdaR9jQFBIn-c&key=1a8308b6e7885da05e50509bc4568716867e8a7d8d0c5f767910bb44213f12d1920d36a7420d4fab4a368140dc9b76cdaa8f6f87eef6b0905943d2f4130d65f3f93dce876568eb571e5f55f788cc7aa6&version=16051220&devicetype=iOS10.3.3&cv=0x16051220&dt=1&lang=zh_CN&pass_ticket=lq8G5mG7J4l9CIsdDrXWev4hzVM11k69TJ4RK0XVk40%3D


作者:黄玥 李杰     责任编辑:梁碧波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