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科技三会”精神和习近平同志关于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国科协、教育部、中科院、社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会于11月14日下午三点举办“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2017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此次报告会采用网络视频方式向全国各地各高校实时直播报告会,学校组织学生代表、青年教师代表在犀浦校区二号报告厅集体观看。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代表主办单位致辞,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杜占元主持报告会,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晓红,中国科学院院士邱勇、周琪作宣讲报告。
大会开始,万钢代表主办单位致辞。万刚同志指出,在这个百花齐放的时代,全社会人员尤其是走在时代前端的科技人员能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每一个时代都有它鲜明的文化气息,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导向,创新在全面渗入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画上浓重的一笔。科研工作是创新的源泉,十九大对科技提出新思想、新部署,新要求,要求每一个科学的探索者以诚信为本,以实践验证为真理,秉持职业操守,科学家不仅是科技时代的“大牌”,还要做会讲故事的网红,敢于向全世界宣传科学真理,普及科学知识,不为浮华所扰,不为名利所惑,把传承与创新结合,走前人没走过的路!
李晓红在报告中指出,青年人是祖国未来科技事业发展的主力军,他建议大家遵守一条“红线”,加强学术道德、坚守学术规范,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行为,保持学者的清醒与自律;坚定一颗“红心”,心怀爱国之情和科学报国之志,在心中埋下一颗“红色种子”,系好人生的第一粒“红色扣子”,任何时候都要将自身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勇做一代“红军”,不畏艰难险阻,牢记初心,不忘使命,努力成为勇于追求真理的矢志不渝者。
邱勇在报告中指出,青年人是幸运的一代也是奋斗的一代,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成就精彩的学问人生。他以自己和科研团队在OLED研究领域坚持自主创新、不懈探索最终取得成功的经历及居里夫人等知名科学家无私奉献的光辉事迹为案例,阐释做学问要有执着的创新精神,做自己有兴趣且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重视学科交叉,敢于在陌生领域探索。
周琪在报告中指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目标的设定,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道路指明了方向,是广大科技工作者不懈奋斗的力量源泉。他表示,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建设路径只有一条,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撸起袖子加油干。他以自己和科研团队从事干细胞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的成长经历为主题,通过生动详实的案例,鼓励大家要克服浮躁、攻坚克难、加强自律,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行为,树立家国情怀,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拼搏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