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月,在全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王顺洪书记提出了八项总体要求,要求全校全面贯彻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着眼于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考量,谋篇布局西南交通大学的各项工作。
王书记强调,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为此,计财处从多个角度和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
围绕主线,积极探索
计划财务处作为学校财务管理的职能部门,不断探索长效育人机制,从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多个方面入手,将思政会精神落到实处,将财务工作与育人目标相结合,利用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和专业性,加强与学院及学生群体的沟通合作,打造多元化育人机制。
早在去年九月,计划财务处就指导成立了由在校本科生组成的学生服务团队——财务服务协会,旨在打造一支有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学生团队。与以往助勤团队的工作职能不同的是,财务服务协会提供的服务主要是面向全校师生的。财务业务导引、财务政策宣传、报销制度宣讲等一系列工作和活动,均是为了解决师生因缺乏对财务政策和报账制度的了解,而产生的重复报账过程,帮助师生减少重复多余的报账工作。
而对于这支学生团队的内部成员来说,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收获,更是体现了“育人”的目标。协会的成员均是因对财会相关知识感兴趣或来自于相关专业,而自愿加入的学生。通过平时的工作,学生们学到了丰富的财会知识和操作技能,相关专业的同学也得到了学以致用、大展身手的平台。
打开思路,不断开拓
育人永无止境,育人常说常新。要将“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不断落实、成果不断扩大,固步自封、安于现状是万万要不得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打开思路、迈开脚步,勇于提出新理念,敢于尝试新方式,在实践中探索和发展“育人”长效机制。
为此,财务服务协会在实现内部成员专业化培养的基础上,还积极走出去,帮助更多有兴趣、有需求的同学了解计财处及相关的财会知识。
由于学生团队的承载力有限,不能容纳所有感兴趣、有想法的同学都参与到计财处的实习和工作中去。于是在今年七月,计划财务处联合经济管理学院,依托计财处的老师和财务服务协会,为2016级会计系本科生组织了一场认知实习,帮助学院和学生就地“取材”,足不出校就能身临其境地进行实习。
陈岩峰处长为同学们讲解
此次实习从理论认知和实践感知两个方面展开,采用集体讲座和实地参观的方式。讲座方面。计财处老师和财务服务协会成员为同学们讲授了计财处各科室的职能和分工,以及高校财务会计的相关知识,介绍了事业单位与企业在会计记账方面所采用的不同方式,并讲解了报销单粘贴的基本方法,从实践角度出发帮助同学们加深对相关业务的了解和熟悉。参观方面,财务服务协会带领同学们走进计财处,实地参观各科室的办公情况,并邀请同学们进行了报销单粘贴和整理等简单操作。此外,计财处老师还带领同学们走进同学们走进学校档案馆,讲解了档案馆存放凭证的规章制度,并让同学们实际进行了密集架的使用操作,以及拿出部分存放的凭证,实际观察了凭证的填写方式以及装订方法。
在对参与实习的同学的采访中了解到,本次认知实习还帮助同学们了解到事业单位与企业在会计记账等方面采用的不同方式,这有利于同学们加深对会计记账相关知识的感知,并从差别和不同中学习到不同的知识,这对大家今后的择业和就业是大有帮助的。
立足长远,矢志坚持
行百里者,九十为半。除了外部活动,财务服务协会还将服务落实到计财处的日常工作中去。除了在计财处门口设立业务服务导引台,帮助前来办理业务的师生快速找到办事窗口外,协会同学还与计财处的老师们一起,前往九里校区集中收回财务报销单,大大减轻了九里校区师生往返两校区之间的交通负担,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为加强宣传和推广工作,协会的同学还参与到计财处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中去。为此,协会专门成立了新媒体部门,运用通俗易懂的形式,采用图文并茂的微信推送,活灵活现地将财务政策搬上手机屏幕,让更多的师生通过手机就能了解到相关的办事流程和注意事项。“一图读懂‘人员经费支出’”、“学生活动经费报销全接触”、“公务卡如果未认证怎么办?”等一篇篇图文推送,一经推出,就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大量点赞和转发。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计财处全方位多维度宽领域进行财务管理方式的创新和实践,以点带面,从线到面,将一个个看似简单的财务报账操作,深入浅出地为学生团队作了详尽的培训和讲解。同时,又紧紧依靠学生团队,将具体的财务管理知识传授给学院和师生。种种举措充分有效地利用起现有资源,极大地方便了师生财务业务工作的开展,为学校服务争创一流贡献了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