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交大要闻 > 正文

徐飞校长出席“人民网2018大学校长论坛”并作主题演讲

来源:党政办公室 日期:2018/10/27 17:10:00 点击数:

10月25日,由人民日报社人民网、中共太原市委、太原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8大学校长论坛”在山西太原市举行。

作为国家级大型年度教育论坛,人民网大学校长论坛已成功举办四届,今年主题是“回归·创新·育人”。来自全国各地的60余位高校校长就“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培育时代新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等话题展开专题讨论,共同探讨高等教育未来发展,为“双一流”建设集智聚力。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张首映、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罗清宇,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廉毅敏,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大良等领导出席论坛。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应邀出席论坛并做主题演讲。



罗清宇在致辞中说,大学校长论坛是大学精神和创新思想的高层对话,是分享智慧、凝聚共识的互动平台,既为高校之间互相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提供了难得机遇,也为展示高等教育改革成果、密切政府与高校联系搭建了优质平台。本次论坛对汇聚国内高校资源、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帮助我们更新教育理念、强化人才培养,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他表示,期待有更多国内高校与太原开展交流合作,共享发展成果,共创美好未来。

廉毅敏在致辞中表示,本届论坛对集中展示我国高校推进“双一流”建设、培育时代新人等方面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成果,对办好大学、育好新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山西正处在“两转”基础上全面拓展新局面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为走好新时代新征程提供有力人才智力支持。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大良在致辞中指出,本科教育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最重要基础,要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全面振兴本科教育。他强调,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关键在于整体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根本在于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融入教学体系,重点在于改革创新育人机制,基础在于改善育人设施条件、丰富育人资源。

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吴玉程代表所有参会高校发布题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太原宣言。宣言中强调,作为大学书记和校长,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加自觉地承担起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要引导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要致力于把大学办成培养时代新人的精神高地,教育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使之具备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素质、精神状态,成为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就“时代新人的精神内涵与培养路径”这一主题,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在演讲中表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个时代也有一个时代的新人。在今天这个新时代,时代新人要做到“五有”:有社会担当和健全人格,有职业操守和专业才能,有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有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如何培养“五有”时代新人?徐飞表示可以从“回归”、“创新”两个方面着力“育人”,而回归、创新、育人也正是此次校长论坛的三个关键词。

第一,回归

回归,就是要回归大学的根本使命,回归高校首先是教育机构其次才是科研机构的本位。这些年来我们走得太快,灵魂跟不上脚步;也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何出发、从何处出发以及到何处去,学了知识,忘了常识,忘了本份,忘了初心,忘了梦想,找不到回家的路。因此,高等教育需要回归。本来大学兼有研究教学双重任务,大学应当教学与研究有机统一,教学和研究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然而,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行其道的潮流下,在以科研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下,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过分强调科研,崇尚科研是“王道”,科研成为愉悦、成名和奖励之源,教学或多或少地成为不情愿的负担和陪衬,忽视教育特别是本科生教育的情况普遍存在,大学俨然变成了科研机构。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赋予大学的使命(职能)越来越多,从最初的人才培养,到后来的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以及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在大学的诸多使命中,很多人忽视了大学作为教育机构区别于其它社会组织的本质所在,把这些使命等量齐观、相提并论,忘记了大学的根本使命。须知,大学的使命不是N,而是1+(N-1);不是平行并列,而是有主从之别。大学的首要职能是人才培养,其它职能和使命都是由人才培养派生出来的。我们应该时刻牢记,大学的根本使命是人才培养,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教师的第一职责是教书育人。

第二,创新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然也是培养时代新人的不二法门。大学创新是全方位的,这里重点强调三点。

一是高校的教育教学要从“教的范式”向“学的范式”转变。打破长期以来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积极推进从以“教师”为主导“教材、教室、教育”为中心的“教的范式”,向以“学生”为主体“学养、学堂、学习”为中心的“学的范式”转变,实现从“教师教、学生学”向“师生学习共同体”转变,使学生在教学双边活动中成为主体和主角,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西南交大着力推动教学从“教的范式”向“学的范式”转变,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依归,以课程为突破口,以质量为导向,以构建“课程质量评价”和“教育教学创新”两大体系为标志,形成了以“学”为中心的“评价→反馈→改进”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提升机制。该机制推动了以“学”为中心的综合教学设计,明确了什么是好的教学和如何开展好的教学。通过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与评估,支持教师教学创新追求卓越,支持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打造“质量+创新”的教学文化,在增强教师开展教学创新和提升课程质量的原动力、提升学生学习成效、能力与素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普遍好评。近年来,近百所兄弟院校到校调研,学校也多次受邀在全国性会议上作主题报告进行推介。

二是以“互联网+”理念和信息技术推动教育供给侧改革。当前,以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汹涌澎湃、波澜壮阔,世界各国充分认识到高等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纷纷发布高等教育创新战略,将高等教育信息化视为提高全民素质、增强创新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教育2030战略”,世界教育创新峰会发布“2030年的学校”调查报告,斯坦福大学提出开环大学计划(Open Loop University),密涅瓦大学实施O2O式办学体制,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信息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给高等教育带来巨大变革,推动教育思想的迭代、教育内容的丰富、教育方法的更新和教育手段的升级。2017年2月,美国新媒体联盟发布了《2017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预测了高等教育未来5年采纳的六项关键技术:自适应学习技术、移动学习、物联网、下一代学习管理系统、人工智能和自然用户界面。这些前沿技术向我们展示了智慧高等教育的形态。未来高校将加速“去中心化”,实现知识学习更先进、更广阔的开放化、共享化,班级授课形式或将走向终结,“机器+人+N”将成为最基本的教学场景,基于共同兴趣的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共同体将大行其道。

近年来,西南交大构建“全方位、立体化、智慧型”教与学信息化服务平台。学校创新信息化与教学融合途径,助力课程教学创新,支持常态化教学质量保障,自主开发授课助手、教学APP、微信Clicker等创新应用,首创国内移动教学平台,实现精细化教学管理。同时,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推进“微专业”建设,重构专业知识与能力框架,支持学生建构式学习,打造大陆首个学生成长数据档案系统。西南交大自主研发的信息化教学服务平台,多次获得全国教育信息管理先进单位和全国百佳网站称号,“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构建教学信息智慧服务平台”案例还被选为2016年度教育部教育管理优秀案例,这也是11个优秀案例中唯一的教学案例。

三是构建“五课堂”,拓展学习边界。“五课堂”中的第一课堂,即传统和现行的教室内课堂;第二课堂为校内课外社团、公益、兴趣小组等各种活动;第三课堂是国内校外各类社会实践、实习、实训和义工等活动;第四课堂为留学、游学、访学等海外学习、交流、考察、实习和出席国际会议、参加国际竞赛等。第五课堂则为易班(E-class)、MOOCs课程、云学习、翻转课堂等虚拟课堂和网络交互等e-learning学习平台。“五个课堂”共同构成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泛在”课堂。

自2014年以来,西南交大大力打造“五个课堂”。学校以“提高效率、解放课堂、激发潜力、研究学习”为原则,总体构建并实施了以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国内与国外、线上与线下“四结合”为途径,以专业与通识、教学与科研、科研与产业、理论与实践“四融合”为手段,以培养的学生专业成才、精神成人、创新创业成长“三成”为目标,以机制、课程、队伍、平台、服务“五位一体”建设为主线,各类实验室群、校内外实习基地、创新基地、工程训练中心、众创空间“五平台”为支撑的“四四三五五”教育教学体系,全面深化基于综合教学设计的“线下+在线”深度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实现在线学习与线下学习、自主学习与集体学习、课堂学习与课外探究、对标示范与自我反思观照等学习方式的多元融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

第三,育人

育人的核心是立德树人。现在“人才”谈得太多,却忽略了“人”本身。学校要育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理想信念坚定、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人,是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大学要从“价值塑造、人格养成、能力培养、知识探究”四个维度四维一体地培养人,请特别注意,价值、人格、能力、知识这一顺序。以往知识居于优先地位,能力次之,人格和价值则处于边缘乃至忽视的状态。现在把“价值塑造”放在首当其冲的第一位,就是要强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切实落实高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价值判断,为学生打好人生的底色。

大学教育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四全”育人,要一体化育人。2017年12月6日教育部颁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规划了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等“十大育人”体系的实施内容、载体、路径和方法。我们要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从体制机制完善、项目带动引领、队伍配齐建强、组织条件保障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从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面一体化构建育人工作体系,实现各项育人工作的协同育人。

徐飞在演讲结束时强调指出,育人不仅要言传身教,更要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尤其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内在的善因,助力学生的心灵攀登,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论坛上同时公布了“讲好高校故事 传播时代精神——2018年度优秀校园新闻作品”,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选送的作品入选获奖。

作者:杜映锦     责任编辑:陈丝丝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