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交大要闻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交大要闻 > 正文

【光明日报头版】用真理赢得青年的心——记年届九旬仍活跃在思政课堂的西南交大教授朱铃

来源:光明日报 日期:2019/01/10 10:05:04 点击数:


2018年11月8日,一堂思政课在西南交通大学开讲。讲台上,年届九旬的朱铃教授讲得激情飞扬,讲台下,300多名90后青年大学生听得如痴如醉。

朱铃以《〈共产党宣言〉:壮丽日出、歌中之歌》为题,将这部经典著作与中国革命建设实践结合起来分析,告诉同学们,真想为人类进步作出一点贡献的人,都应该读一读《共产党宣言》。

朱铃生于1929年,他的思政课在西南交大乃至整个高教界久负盛名。1952年,23岁的朱铃从燕京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西南交大前身唐山铁道学院,开始承担讲解马列主义的教学任务。到20世纪80年代,他的课已成了这所理工科院校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1999年退休后,朱铃依然活跃在讲台上,他开的讲座,人气爆棚。

朱铃说,他一生只干了一件事,那就是培养人、培养国家的未来。如今年届九旬、几近失明,他仍然坚持给大学生上思政课,用真实而感人的故事,激发90后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他仍然坚持学习,坚持给思政教师做指导,通过影响他们去影响更多的90后。

点准学生思想上的“穴位”,与90后共鸣

“教育是做人的工作,首先要了解人;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首先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朱铃说,思政课做的是学生的思想工作,一定要了解学生关心什么、在想什么,才能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疑惑,增强课堂吸引力。

初上讲台时,朱铃发现思政课堂存在“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的现象,学生觉得思政课抽象枯燥,不爱听。他说:“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的党都能用马列主义引导一批又一批青年走上革命道路,现在也一定能用马列主义真理赢得青年的心!”

朱铃认为,不是学生不需要马列,关键在于我们怎样用马列去解决他们的困惑,点准他们思想上的“穴位”。为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朱铃主动承担学生工作,住进学生宿舍,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与学生交朋友,把自己融入学生之中。

他用各种形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每学期开始,他都让学生围绕时事或历史提出十个问题,他从中去了解学生的关注点和疑惑点,并选择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每学期两三百人选课,可以收集两三千个问题,剔除重复的也有一千多个问题。”朱铃通过在课堂上解答学生提出的普遍性问题,改变了学生对思政课的印象。慢慢地,学生都不看小说了,思路都跟着课堂走。很多没有选课的同学也来旁听,这门课成为西南交大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

“五字教学法”让90后愿意听、喜欢听

“90后大学生获取信息渠道很多,视野很广,对事物有自己的思想和态度,不会轻易接受说教。”朱铃认为,思政课一定要用独特的讲课艺术感染学生,让他们愿意听、喜欢听。他总结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五字教学法”:简、实、新、理、情。简是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实是实事求是,寓论于史;新是联系实际,温故知新;理是史论结合,以理服人;情是声情并茂,以情动人。

2018年11月8日的讲座上,朱铃在讲到《共产党宣言》引领中国革命时讲了一个小故事:四川通江县王坪红军烈士陵园安葬有烈士2.5万余名,其中1.7万余名没有留下名字,他们的墓碑上只有一个红色的五角星。故事很短,同学们都听得很认真。

“你们的名字无人知晓,你们的功勋永世长存!”朱铃含着眼泪,一字一顿地喊出这句话。之后,全场静默,随即掌声雷动。

讲座结束后,西南交大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彭丹依然在回味这个故事。她说:“我听过两次朱教授的讲座,两次都是他讲得热泪盈眶,我们听得热泪盈眶。他的讲座充满感情,他在感动别人之前,首先把自己深深地感动了。”

“一节课一定要有几个动人的故事。”朱铃说,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写成的,动人的故事有很多很多,90后却知之甚少。只需精心加以选择,简明扼要、实事求是地讲述分析,就足以打动他们,足以讲清楚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

孜孜不倦“传帮带”,让青年教师打动更多90后

朱铃退休时已70岁,比正常退休年龄延迟了10年。而退休后,他依然活跃在思政教育第一线,除了经常开讲座外,还发扬西南交大“传帮带”的优良传统,投入大量精力指导青年教师。

朱铃经常到校听课,与授课教师交流心得。两年前,西南交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余琼参加学校组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一课”讲课比赛,讲稿准备好后,她自己感觉比较满意。可是朱铃听了试讲后,感觉还有改进空间,从内容详略调整到师生互动安排等多方面都提出了改进建议。如此经过四次听课、修改,余琼才正式参加比赛。“与初次试讲相比,这堂课已经完全是另一番模样了,我感觉进步特别大。”余琼说。

为了解党中央最新精神和最新教材变化,朱铃坚持每天读书看报。他说:“看到精彩的东西,我就想看完,再与青年教师交流或者讲给学生听。”

西南交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冉绵惠清楚地记得,党的十九大闭幕后,朱铃到学校与青年教师交流学习心得,他将会议精神讲得头头是道,让一众青年教师钦佩不已。

西南交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曾淼说,朱铃甚至清楚地知道第几周的教学进度应该安排到第几章了。在一次课堂上,有学生反映大学教材与高中教材有很多重复,朱铃还专门去西南交大附属中学听课,了解实情后,给曾淼反馈教学建议。

朱铃的教学理念和敬业精神深深地影响了西南交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很多青年教师。余琼利用教务网络邮件系统与学生沟通,每学期上千份邮件,让她充分了解学生的关注点。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成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从智能手机转移到了课堂上来。

看到西南交大的思政课越上越好,朱铃很欣慰。他说:“我不能像年轻人那样每周都上课了,但我希望能为他们上好思政课再尽一份力。”

来源:光明日报头版1月10日https://gmrb.cloud.gmw.cn/gmrb/html/2019-01/10/content_26479.htm?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信息员:阮琦     作者:李晓东 周洪双     责任编辑:阮琦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