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受自然、经济、文化、人口等多种客观因素制约,“三州”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短板还较为明显。交通运输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仍然较为突出,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发展、产业升级以及农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月13日,政协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成都开幕。如何发挥交通“先行官”功能,助力“三州”精准脱贫?来自致公党的委员们提交了一份集体提案,写下了“量身定做”的建议。
“三州”地区交通建设仍处于亟待“输血”阶段
应大力争取国家项目支持
“从实际调研来看,四川省‘三州’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市场发育度低、融资能力差,历史欠账较多,交通扶贫脱贫攻坚挑战大。”省政协委员、致公党四川省科技与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郭春生分析,“三州”地区海拔高、地形复杂、地质条件差,道路修建工程艰巨,造价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同时,贫困地区公路病害多发且相对严重,公路养护任务重、难度大,加之当地市场活力低,融资能力差,道路建养资金长期匮乏。
他认为,当前,“三州”地区的交通建设仍处于亟待“输血”阶段,优先保障交通扶贫资金,继续加大中央预算内资金对贫困地区交通建设的投入,尽快打破交通发展瓶颈,是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对脱贫扶贫基础性作用的必要条件。
畅通“毛细血管”
建设“资源路”与“产业路”
“我理解的是,道路的通达不仅仅是一根线条的延伸,而应该像葡萄一样,带来复合效益。”郭春生解读,应该深入实施“交通+特色产业”推进脱贫攻坚。从带动贫困地区优势资源出发,推进“特色致富路”建设,将各类自然、生态、文化等优势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促进蔬果、中药、生态畜牧等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推动肉类加工、水电工业等产业落地、发展、壮大。
围绕“资源路”与“产业路”建设,培育商贸物流业发展,拉动第三产业升级与增长。以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为导向,完善贫困地区路网骨架,畅通“毛细血管”,提升道路通达性,整合物流、产业、供销、电商等资源,深化产业带动作用,更好发挥交通运输对扶贫脱贫的基础支撑作用,助推贫困地区产业化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合理规划交通网络建设
借助交通扶贫强化“扶智”与“扶志”
如何借助交通扶贫强化“扶智”与“扶志”,下好脱贫攻坚“先手棋”?在这份集体提案中,建议应通过选派业务骨干驻点帮助等方式,加强贫困地区交通技术人才帮扶,并制定交通管理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全面实现“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的总目标。坚持“强服务、促发展”的思路,通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引导贫困群众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拓宽贫困群众致富渠道,改变贫困地区落后面貌。
来源:封面新闻2019年1月13日https://m.thecover.cn/news_details.html?id=1597515&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