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交大要闻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交大要闻 > 正文

【123校庆】培根铸魂 弦歌不绝——老中青思政课教师共话新时代思政课建设

来源:新闻中心 日期:2019/05/24 15:34:33 点击数:

5月16日下午,培根铸魂 弦歌不绝——老中青思政课教师共话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座谈会在犀浦校区x4329会议室召开。校党委副书记桂富强出席座谈会。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林伯海主持会议。

桂富强指出,思政课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关键课程,在新时代、新起点上,办好铸魂育人的思政课要做到“传承好”、“创新好”,最关键的是要“落地”,将精神转化为行动,落实到课堂质量和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上。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学校将在1+4文件的基础上,推出“新时代思政课创优计划”,主要针对“教师怎么干”和“改革创新怎么做”两个问题。解决“教师怎么干”的问题,一是要“从严”,对思政课老师从严要求、出台具体措施;二是要“精培”,根据总书记 “六个要”的要求推出具体举措,加强教师能力培养。

桂富强强调,改革创新上,首先要解决好体制问题,在大思政背景下做到党建引领、思政贯通、五育并举、协同共治,建设以思政课为引领的体制机制,马院既是职能部门又是教学主体,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牵头作用。其次,改革创新要解决好教学组织安排,做好形势与政策课改革,践行缩小班级容量、师资队伍多元化等具体措施,创新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的科学方法,推进教学方法的组织建设,发挥“交通思政”特色、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形势逼人,但也喜人,通过具体举措和项目推动,发扬思政优良传统,在新时代思政课建设中有力推进学科建设,提高思政课质量,让同学们感知时代和世界的变化、感知人生价值和理想追求,有力量、有底气地前进。

李泳表示,虽然离开讲台多年,但仍然关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政课课堂。他提到,当时的唐山交大之所以国外闻名,是因为他们治学严格:入学门槛高、毕业难、淘汰率高。同时,他用“严”和“实”高度概括学校特点。正是我校的严格治学才培养出一批批优秀人才,“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认为教师特别是思政教师应该发挥好塑造学生灵魂的作用。我校的“实”在于实实在在、脚踏实地搞建设,因此,他认为作风很重要。“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应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做学问、搞研究。

朱铃回顾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的过程以及这七十年来的发展。他认为,学院有四大优秀传统: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党委领导关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重视领导班子建设;二是注意思政课的方向,即教书育人,思政老师要注意教书与实践相结合,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三是从严进行师资队伍建设,既重视教师数量又严格要求教师,同时加强学科带头人建设;四是坚持“一体两翼”,将思政课建设作为系统工程、主体工作。

何云庵谈到,虽然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科建设方面成绩卓越,也取得成绩,但思政课学科建设依然任重道远,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学生与教师存在“代沟”,这使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变得更加困难,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在学习、生活上的反映;二是目前国家非常重视思政教育,我们面临的任务繁重,如何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是一大挑战,财力支持固然重要,但教师认真教学、学院认真落实组织等工作更为重要。

许义文认为,新时代的学生跟以前的学生大不相同,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这一传统继续下去。新时代的老师要满怀责任感、使命感,要讲好课,对学生认真负责。他呼吁教师们:新时代,新机遇、新挑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刘占祥对留下宝贵传统的老一辈教师表达敬仰,对校党委和各部门对思政课的支持表达感谢,对认真工作的青年教师表达敬重,并表示,要不负党的嘱托,继承传统,搞好思政课改革。

李学勇提出,新一代思政教师要学习、挖掘、传承老一辈思政教师精神,培养崇高的职业荣誉感和强烈的使命感,甘守三寸讲台、不计个人得失,心中有学生、眼中有学生,爱生如子、潜心问道、苦练内功,积极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真正把思政课建设成学生终身难忘、毕生喜爱的课程。

章娟结合参加唐立新优秀教师奖答辩的事例,强调年轻一代思政教师一定要坚守政治立场、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一定要紧贴时代、紧贴学生,把师生在信息交流上的差距转化为讲好思政课的突破口。“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每一位平凡的思政老师都要在思政课堂上像牡丹一样开得自信、精彩。

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汪铮谈到,新时代,思政课要有新作为,要做到“传承好”和“建设好”两方面,即传承好思政课良好的传统和口碑,使思政课更好地发挥与学科建设相互促进的作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会、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建设好思政课。

文科建设处处长张雪永表示,新时代的思政教育要继承优良传统,坚持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做到真正地热爱教育、学生、学术和学校;深入钻研,从在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和对经典的研读中发现科研;关注学术动态,将研究成果转化到一线教学中,建设以理服人、引人入胜的思政课。

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李箐表示,教工部开展系列工作,为学院老师创造走出校门学习的机会,同时也得到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大力支持,教工部将继续为学院建设和思政课建设保驾护航。

 

信息员:阮琦     作者:郎佩冉 孙蕊 摄影:鞠红伟     责任编辑:阮琦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