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开电脑、不用手机、没有PPT,三位辅导员依次上场,讲述自己对《中国共产党简史》第二章“掀起土地革命的风暴”的学习体会。小小的会议室里,老师们认真打分,不时低头记着笔记。
这是近日西南交通大学“原原本本学党史”擂台赛的一幕,也是学校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生动缩影。
一本书、一支笔,原原本本学党史
怎样才能确保党史学习真正取得实效?西南交通大学在学校层面统筹谋划、分类实施;在学院层面,二级党组织认真履行主体责任,积极开动脑筋,让党史学习“有体系、有特色、有质量”。
结合学生工作的特点,力学与工程学院、数学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联合举办 “原原本本学党史”擂台赛,以《中国共产党简史》为学习内容,每周针对一章内容进行深入学习,三个学院的辅导员采用擂台赛形式“周周学、轮流讲、同讨论”。在场老师畅谈体会,并打分评出“周最佳”。在比赛中,老师们不用任何电子设备,仅对着一本书、一块白板,手中拿着一支笔,原汁原味讲体会。
“学党史就是要回归到原原本本学原著,只有认真学了,才讲得出来。” 为了带动年轻的辅导员们的学习热情,三个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孔祥彬、黄祥、郭剑,为辅导员上了第一堂示范讲演。
辅导员王亚梅被示范课深深感染,“这样的方式非常能提升学习效果。我要将党史学习的理论成效转化为学生工作的实践动力,争做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
体验式、浸润式,党史教育入人心
除了课堂学、校内学,西南交大还围绕“交通特色、红色文化”,结合线上线下资源,让师生在现场学、互动中学,党史学习教育在校园内外“热”起来。
4月底,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学校电视台的学生,组成铁道兵采访摄制组,前往凉山州老成昆线旧址采访拍摄。漫天风沙、崎岖山路,老铁道兵讲述的筑路艰辛,言谈中流露的坚定自豪,在同学们心中激起阵阵涟漪。“这次采访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我不觉得条件艰苦,内心只有对成昆线精神、铁道兵精神的敬佩。”“一定尽自己所能,把我们体会到的铁军精神在学习生活工作中传承下去!”
“巍巍学府,家国情深。漫漫征程,初心不变。今天我们将为你讲述交大抗美援朝工程队的故事……”打开喜马拉雅APP,人文学院学生王昕找到“5分钟听交大”专辑,收听由学校广播台精心制作推出的红色校史节目。学校第一位共产党员田玉珍、革命烈士杨杏佛、五四运动中的交大人的故事,通过学生播音娓娓道来,让人沉浸其中。“我很喜欢这档节目,声音优美、故事生动,而且每一期就5分钟,方便随时随地收听。”王昕说。
在网络上,大家也在暗暗“PK”。学校官方微博推出了#学党史 我打卡#系列话题,每日发布答题信息,阅读量已达122.3万,轻量化、日常化的打卡学习,让师生在互动中乐学、善学。
讲奉献、办实事,激活发展新动力
近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发射成功,西南交大周祚万教授团队的技术成果也随之飞上太空。团队配合总体设计和研制部门,开展长效、广谱无残留抗菌材料及相关产品研制,突破了载人航天用抗菌材料系列化和工程化应用技术,有效支撑了我国空间站舱内材料选型、表面微生物清除和修护等技术体系。
这个“五一”假期,赵晓彦教授没有选择休息,而是带领“艰险复杂山区铁路减灾选线”团队,第12次深入青藏高原开展川藏铁路相关地质研究工作。“到现场去,到科研一线去,将帮助这些年轻人明确学习方向,增强使命担当,在实践中得到快速成长。”赵晓彦说。
不久前,西南交大先进能源牵引与综合节能铁路行业重点实验室、运营安全保障铁路行业工程研究中心正式揭牌。这是学校紧紧围绕中国轨道交通事业发展,坚持以国家重大需求和重大工程为导向,积极响应开展科技创新基地布局建设部署的重要成果。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西南交大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发展成果,不断激发全校师生敢闯敢干、敢于拼搏的精气神,为新发展阶段开好局、起好步。
今年5月,西南交通大学将迎来建校125周年校庆,学校与成都市携手建设的智慧城市与交通学院奠基开工,“唐山交大园”将交付使用,宜宾研究院已正式交付,学校办学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迈步走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西南交通大学大学这所百年老校正焕发出新的活力。正如西南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顺洪所说,学校将以党史学习教育为重要引领,牢牢把握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迫切的发展需求,主动服务教育强国、交通强国、“一带一路”倡议等重大战略需求,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交大新人,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西南交大新力量。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1年5月14日 https://wap.gmdaily.cn/article/3481cc1aa8314aabad0d936815d33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