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交大要闻 > 正文

西南交通大学举行建校115周年庆典

来源:新闻中心 日期:2011/10/29 18:34:38 点击数:
信息员 摄影
部门审核 终审

10月29日旌旗飘扬,鲜花锦簇,校园变身美丽的花园,处处洋溢着欢乐喜庆的氛围。有着百年悠久历史的西南交通大学迎来115岁的生日。

上午9:00,学校隆重举行建校115周年庆祝大会。教育部、铁道部、科技部,及四川省、成都市领导出席大会并作了重要讲话。

庆典仪式上,校长陈春阳对未来发展信心满满:随着当天轨道交通实验室正式启用,“陆地交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奠基开建,“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接受国家检查验收,学校将以打造“国字号”科技创新平台为契机,进一步强化交通学科办学特色,将行业优势转化为学科优势,构建起适应现代交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且彰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内涵和特征的科技创新体系、人才培养模式、高端人才队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努力成为交通领域自主创新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队。

百年学府迎来了新发展篇章:轨道交通实验室正式启用,“陆地交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奠基开建。

寄托着无数交大人未来希望的宏伟工程正式拉开了序幕:在全力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的基础上,学校主动服务轨道交通行业发展与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重拳出击,学校115年的历史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

上午10:30,学校隆重举行“陆地交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奠基仪式。在400余名校友和众多师生的见证下,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司副司长贾德永、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娄晶、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副司长彭以祺、中国中铁有限公司副总裁刘辉、中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宗言、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唐克林、中国北车总工程师王勇智、中铁第二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郑建伟,与校党委书记顾利亚、校长陈春阳一起挥动铁锹,挖起泥土,填入基坑:西南交通大学陆地交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正式奠基开建。

“陆地交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将开展陆地交通土建工程灾害防治应用基础理论研究,研发灾害防治新技术和新产品,为我国三区(高烈度地区、山地灾害频发区、沿海台风及内陆强风区)内的交通建设、两路(公路、铁路)的安全运营及应急保障,提供关键技术与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该实验室的前身是2008年获批的西南交通大学抗震工程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010年底,实验室基本建设方案获教育部批准,并得到国家发改委、国家交通运输部、四川省发改委的支持。该实验室由我校牵头建设,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和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建设。实验室总建筑面积7000平方。

上午11时许,随着校长陈春阳和嘉宾们共同触摸水晶球,一道亮光闪烁之后,西南交大人115年来孜孜以求的大舞台——轨道交通实验室正式宣告“启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的需要,解决国家轨道交通发展中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日益成为保障铁路安全运营越来越迫切的要求。2004年,学校开始申报建设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在铁道部大力支持下,实验室按照“边建设、边运行”的思路,利用在建的“高速列车服役性能研究实验平台”在京津城际高速、武广、京沪高速铁路开展了大量科学研究实验,为研究高速列车服役性能积累了丰富的实验数据;利用建设中的“高速列车基础研究实验平台”,完成了“和谐号”多种车款的整车动力学性能实验等;利用“高速列车数字化仿真平台”完成了引进动车组消化吸收以及380公里动车组再创新的性能优化和参数设计;用于高速动车司机培训的“高速列车模拟驾驶系统”已可投入使用,每年可为4000余名高速动车司机提供实作训练手段。

作为申建中的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轨道交通实验室,依托连续两度被评为“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建设,其高速列车基础研究实验平台、高速列车服役性能研究实验平台、高速列车数字化仿真平台已部分建设完成,具备使用条件。该实验室瞄准轨道交通领域先进水平,将以高速铁路和高速磁浮轨道交通、重载铁路、新型城市轨道交通为核心的轨道交通体系为研究对象,致力于高速铁路安全体系的理论研究与技术创新,重点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轨道交通基础实验平台和轨道交通数字化仿真平台,全面开展350km/h及以上轮轨高速、2万吨及以上重载列车、新型城市轨道交通、高速磁浮交通、超高速轨道交通系统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实现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的自主创新,抢占世界高速列车技术发展的制高点。

据悉,轨道交通实验室总体建筑面积为44200㎡,目前11000m²基础研究实验平台工程已基本完工。实验室即将开展CRH380A整车性能实验和300km/h条件下40万公里的走行部可靠性实验。同时,轨道交通实验室的模拟仿真平台将在下一步发展成安全监控中心,预知和确保每次列车的安全运行,进行个性化全寿命管理。

在29日的庆典活动中,学校还举行了院士论坛,两院院士沈志云、中科院院士经福谦、中科院院士彭一刚分别做了题为《相期同造最高峰——谈中国高铁的发展》、《核武器研制中的科学技术和工程问题》、《我的大学生涯》的精彩报告。同时,还举行了合作单位签约仪式。

晚上,精彩的《路——西南交通大学115周年庆典晚会》在大学生会堂举行。

责任编辑:陈殊君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