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蓝图 凝聚人心 统一认识 汇聚智慧
——校长助理、战略发展部部长晏启鹏解读《西南交通大学中长期发展战略纲要暨2011—2015年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校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精神,根据建设有交通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性大学的战略目标,同时结合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和学校情况,制定了《西南交通大学中长期发展战略纲要与2012—2015年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2011年,是 “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在这一年里,学校一方面根据教育部当时拟计划实施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施意见”和“提高高等学校创新能力计划”完善规划,同时,学校根据4月中、5月初经校教代会、校学术委员会审议通过的《规划》审议稿推进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2012年是“十二五”承上启下的一年,更需要全校师生深刻领会《规划》精神,积极贯彻落实《规划》,为实现《规划》制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为了向全校师生详细解读《规划》内容,让大家更深刻地学习了解《规划》精神,3月6日下午,本报对我校校长助理、战略发展部部长晏启鹏进行了专访。
记者:晏助理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可以先简要介绍下《规划》制定过程吗?
晏助理:对于《规划》的编制工作,学校领导高度重视,顾利亚书记、陈春阳校长要求,这一工作不仅是制定蓝图的过程,更是凝聚人心、统一认识、汇聚智慧的过程。因此,距“十二五”开始还有约2年时间时,学校就启动了《规划》前期研究和草拟工作。为了强力推进这项工作,学校成立了以顾利亚书记、陈春阳校长为组长、全体校领导参加的领导小组领导《规划》的编制工作,陈校长还亲自领导和过问其中的具体工作;成立了由机关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工作组具体开展工作;成立了专家组对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咨询工作,专家组的老同志们长期以来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成立了写作组,进行《规划》的起草工作。编制过程中,进行了三次暑期务虚会议研讨、三次党委中心组学习研讨、两轮大规模征求意见,还扩大征求校友意见,听取意见非常广泛,不同层面的专项研讨更是数不清了。此外,遵循严格的决策程序,《规划》制定共有4个决策环节,校学术委员会审议、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校党委常委会审议和校党委全委会审定都是顺利地一次性通过,总算《规划》铁板钉钉了。
记者:在这次《规划》制定过程中,您认为最大的难点是什么?
晏助理:整个《规划》的制定很不容易,它需要将各个方面的意见都考虑进来,但又不仅仅是简单地纳入各方意见,《规划》应体现各方的意愿,更要体现学校意志。如果《规划》只体现各方意愿,而不体现学校意志,那就容易失去学校办学方向,而如果只体现学校意志,不充分听取各方意见,那《规划》就缺少了其实施的基础,毕竟要靠大家形成共识,才能形成推动《规划》实施的合力,以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因此,各方意愿和学校意志必须要有很好的结合,而这正是《规划》制定中的难点,难就难在二者的结合上。合理吸纳意见的同时,我也真切体会到,在这其中,意志的贯彻要通过不断地说明才能使各方理解并接受,这也是制订《规划》贯穿始终的工作要求、工作方法。以前人们常说“规划规划,墙上挂挂”,但是后来,大家逐渐认识到了规划的重要性,特别是,我们把学校领导对《规划》制定的重视传达到每个单位,大家越来越高度重视,认识到这次确是“规划”而非“鬼话”,绝不是在走形式,学校是认真的。
记者:《规划》分为七大部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而每一部分肯定都有它独特的意义和作用,《规划》的第一部分是条件与形势,您如何看待这一版块?
晏助理:第一部分——条件与形势,这里有三大基本判断,即针对现有基本条件的判断、对未来形势的判断,以及存在的问题的判断。现如今,我们面临的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未来的形势中既有国家教育发展的大好形势,也有行业发展的大好机遇,但同时我们也必须面对教育的竞争与行业的竞争。现在已有的条件中,既有有利条件,也有不利因素,例如,三校区办学格局,办学空间较大,同时办学规模也较大,可见有利与不利因素并存。再者,在梳理存在的问题时,虽然数量很多,但是经过认真研讨,最终归纳为六大主要问题,其中,短期、中期、远期问题交织在一起,需要逐步解决。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大家认为,这三个判断是大家的共识。
记者:《规划》的第二部分谋划了我校近期、中期、远期三个层面的发展目标和指导思想,对这个部分应该怎样理解?
晏助理:这个部分是在对条件、形势与问题进行分析判断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进行的一个总体谋划,这个总体战略,概括起来,就是坚持一个主题和一条主线。主题是科学发展,主线是转型跨越。由近及远地说,首先是明确了“十二五”的发展目标,其次谋定了2020中期发展目标,最后是阐释了长期发展的指导思想。这三个层面的谋划中,前两个要分别实现两个转型。到“十二五”末,要实现从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型,其显著标志是以规模发展、数量发展转向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的发展。到2020中长期末,学校将实现从研究教学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型。两个转型从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几方面做了一个基本的谋划。对于远期,就是要实现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具有交通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这期间实际上就是要实现向“高水平”的跨越。这一版块的表述,字数不算多,但内容很丰富,每个字都是集体的智慧慢慢打磨出来的。
记者:《规划》将办学规模与校区功能的内容放在第三部分有什么内在含义呢?
晏助理:第三部分其实是在三个层面的总体战略确定的基础上进行的最顶端设计,也是我校特殊校情的要求。成都两校区总体功能,此次《规划》和党代会的描述是一致的,是一个重申,但是这里我们要注意一个词“就位”,也就是说,学校要在“十二五”期间完成校区功能的就位——犀浦校区作为主体校区,九里校区将作为科技创新、国际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基地,峨眉校区则是轨道交通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高端培训与研修以及中外合作办学基地。在办学规模方面,《规划》提出严格调控本科教育规模;稳步发展研究生教育;加快发展留学生教育;适当缩小成人学历教育和网络教育规模,重点发展其中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同时,《规划》对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数量有一个规模控制。单从文本看,这部分内容占得不多,但是这几个内容不定,别的就不好定,因此这个顶端设计很重要,所以我们把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三部分。后面还有四个部分:主要任务、改革任务、保障条件和实施机制,这些都是与实现前面目标相匹配的具体措施。
记者 :主要任务是什么?请您先介绍下。
晏助理:第四部分的主要任务与措施包括了十大主要任务——队伍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实验室体系、教育国际化、社会服务、学校文化、民生建设、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这个顺序是有考虑的,学校把师资队伍建设当成了重中之重的任务,摆在了第一。其后,学科建设是龙头,人才培养是根本,创新提升靠科技。紧接着是配套的实验室体系、教育国际化。而社会服务、文化建设则也是学校的基本功能。处在压阵位置的是民生建设、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这体现了发展为民和发展靠党的领导这一根本考量。
在这十大任务中,此次把队伍建设提得非常高,这部分一是突出了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并重,二是特别关注了青年教师的培养,三是教师、管理、服务三支队伍统筹建设,还明确了5年队伍建设的经费投入及若干具体保障机制。在学科建设里,提出了要高原造峰,强化工科,一些学科有明确的进位要求,重整旗鼓振兴理科,建立理科发展长效机制,并且要提升文科,培育发展新兴交叉学科。文化建设也是很重要的一块,从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的建设都做了要求。民生建设部分,学校领导们高度重视,《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教职工收入增速将不低于学校可控收入的增速”,年均收入增长幅度也从力争达到10%改为了10%以上,这充分体现学校领导对民生的高度重视。
记者:学校今后的改革将会有一些什么样的动作?
晏助理:可以说,第五部分改革任务是《规划》的难点也是较突出的一点,在常委会审议和全委会审定中,大家一致认为,规划的实施,难在改革!如果说前面的十大任务是常规工作的加大力度开展的话,改革就相当于在自己身上动手术,因此,写改革任务体现了学校领导的胆量和魄力。《规划》制定之初并没有写这一部分。写不写?写什么?顾书记、陈校长决定,必须写,大胆写,而且要结合学校现状实事求是地写。最后,总结出了八大改革任务,虽然文字不多,但是蕴含的动作是很大的。比如,改革学院发展模式,以增强学院发展活力,今后大家会逐步见到综合改革试点学院的方案。
记者:学校要顺利实施这个《规划》,其保障条件是什么?
晏助理:《规划》的保障条件细分为六大部分,包括依法治校、教授治学、建设资金、校友资源、校区建设、服务保障,这六部分缺一不可。在依法治校中,将依法制定《西南交通大学章程》,使得学校管理有法可依,有了“法律”的保障。学校还特别重视教师工作条件,在服务保障中,将“切实保障教师工作条件,按年度、分步骤、多类型地为教授、副教授配置工作室”明确写出来了,在学校现状及可预期基建任务中,要这样明确写,是学校主要领导及领导集体的一个大胆决断。
记者:前面您谈了十大主要任务、八大改革任务、六大保障条件等,能否请您介绍一下保证这个《规划》落实的实施机制?
晏助理:实施机制一共有三项,《规划》的分解落实、实施监控和修订调整。《规划》有其权威性和严肃性,不能随意更改,但也要结合新形势、新要求,适时适当进行修改,并严格按照程序审批。为了确保实现和完成《规划》确定的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学校各职能部门要制定实施《规划》的专项规划与年度执行计划,教学科研单位要制定分规划。而学校战略发展部、党办、校办和监察处都有各自明确的督办督查职责。
记者:您如何评价此次的《规划》?
晏助理:在我看来,集体智慧了不得,《规划》中三大基本判断是准确的,总体谋划是实事求是和具有战略眼光的,顶端设计是科学的,主要任务、改革举措、保障条件和实施机制是明确和清晰的,七大部分体系完整。
记者:谢谢您的详细讲解,最后,针对今后《规划》的贯彻落实,学校有何要求呢?
晏助理:总的来说,就是顾书记、陈校长在常委会、全委会上的要求,即做好《规划》的“宣贯”工作,具体要求:第一,希望全校上下深入学习《规划》,清楚《规划》的目标任务等,尤其重在领会《规划》精神,而不仅仅简单停留在了解目标和任务本身上。第二,希望要加强宣传,人人都是宣传员,为贯彻执行《规划》营造好的氛围。第三,希望要将“专规”、“分规”、“年度计划”制定好,这犹如工程中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第四,对《规划》中的一些“专规”、“分规”中未含的任务,要统筹考虑,适时布置。制定《规划》不容易,实现蓝图同样不容易,困难会更大,也需统一认识、凝聚人心、汇集智慧,大家要一起努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