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上午,西南交通大学与西藏大学首届联合培养“1+2+1”本科生班开班典礼暨联合培养本科生示范基地揭牌仪式在犀浦校区图书馆第三会议室举行。我校副校长张文桂,西藏大学副校长杨宁,我校校长办公室(对外合作办公室)主任赵彦灵,学生处、教务处、团委、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相关领导以及首届联合培养班30名同学、校内相关学生组织代表参加了典礼。校长办公室(对外合作办公室)主任赵彦灵主持典礼。
我校开展对口支援西藏大学的工作已有12年,张文桂副校长在发言中指出,12年来,西南交通大学始终从讲政治、讲大局、讲奉献的高度,聚全校之心、集全校之智、举全校之力,认真无私地开展对口支援西藏大学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将根据国家发展战略以及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积极探索联合培养本科生工作的援藏新模式,旨在打造藏区“信得过、留得住、上手快、后劲足”的高水平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张副校长表示,联合培养班从2011年9月招收第一批联合培养“1+2+1”学生以来,采用单独组班方式进行管理,并有针对性的修订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计划,旨在打造精英品牌。联合培养“1+2+1”本科生班的正式启动,将进一步开拓学校援藏工作的新局面,更是标志着西南交通大学援藏工作,从物质、师资等“输血式援助”向联合培养藏区优秀人才“造血式援助”的转变。同时,以此次联合培养交通方向本科生为标志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也是西藏大学工学院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借助西藏地区交通大发展的有利契机,通过快速响应、创新模式、协同培养,实现藏大交通专业由铁路方向迈向综合交通方向的跨越式发展。在未来为藏大培养一大批优秀的交通运输方向人才,为西藏地区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西藏大学副校长杨宁对与我校联合培养藏区“信得过、留得住、上手快、后劲足”的高水平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表示了赞赏,并表示要深入推广两校合作,并积极探索培养人才的友谊模式。他认为,两校的教学计划、教学任务以及培养经费等是经过多次会议研讨的,两校的联合培养为西部高校树立了对口资源工作的典范。他谈到,要将“团结爱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勇创一流”的藏大精神同“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交大精神相结合,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为西藏地区经济发展和长治久安做贡献。
随后,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院长彭其渊表示,目前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拥有一系列优质教学资源,会对培养藏大同学带来很大的优势。他鼓励藏大同学要刻苦用功,积极参加各种校内外活动,争做社会精英人才。藏大班学生代表拉珍代表同学对西南交大老师和同学致谢。拉珍说,在这里,能体会到两所高校不同的教学传统和教学文化,西南交通大学为藏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平台和文体活动平台,同学们们将团结起来,积极参加各种学术竞赛,实验活动和科研项目,争做社会有用之才,为西藏铁路事业和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最后,西藏大学副校长杨宁和我校副校长张文桂共同为西南交通大学与西藏大学培养本科生示范基地揭牌。张文桂副校长代表学校接受了西藏大学为培养基地赠送的礼物。
典礼上,与会嘉宾为首批藏大班学生佩戴了西南交通大学校徽,并赠送了购书卡。
据介绍,2010年,学校着手与西藏大学商议创办联合培养本科生班,旨在打造藏区“信得过、留得住、上手快、后劲足”的高水平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经过双方精心筹划,结合藏区发展特殊需求,确定由西藏大学工学院同学校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联合作为培养依托单位,培养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1+2+1”,即:学生第一、第四年在西藏大学工学院就读,第二、第三年在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就读;毕业时,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均由藏大颁发,注明两校联合培养。联合培养班于2011年9月招收了第一批、共计30名学生。为打造藏区急需人才培养的示范性基地,该班采用单独组班方式进行管理,并有针对性的制定了培养方案、教学计划。首批藏大班学生从报考开始就进行了严格的选拔,课程设计、师资配置、教学资源等依据西藏地区未来建设发展需要“量身定制”。
现阶段联合培养学生已经完成在藏大的第一年学习,为妥善安排好学生在交大期间的学习生活,学校先后召开了多次校内协调会,并与藏大相关部门充分交换意见。两校校领导于2012年7月进行专门会晤,就联合培养学生具体工作细节达成共识,并对该培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根据藏区人才需求和行业发展需要,在联合培养过程中将注重以下两个方面的结合:一是交通运输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以较好地适应藏区独特地域环境与发展条件,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二是工程技术实践与汉藏团结文化教育相结合,使学生不仅成长为交通行业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才,在毕业后胜任铁路运输、道路交通领域的规划、设计、咨询、管理和技术开发等工作,更能够成为热爱祖国、扎根西部的“信得过、留得住、上手快、后劲足”的优秀人才,为藏区的交通发展事业和民族团结稳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