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交大要闻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交大要闻 > 正文

973计划项目《高速铁路基础结构动态性能演变及服役安全基础研究》正式启动

来源:新闻中心 日期:2013/03/21 21:30:40 点击数:

3月21日,由翟婉明院士任首席科学家的973计划项目《高速铁路基础结构动态性能演变及服役安全基础研究》正式启动,启动工作会在成都加州花园酒店成华厅举办。这一项目是我校主持的第三个与国家轨道交通事业紧密相关的重大基础研究项目,也是我国高速铁路基础结构领域的第一个973计划项目。

上午9点,启动工作会正式开始。同济大学吕西林教授、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赵振东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雷源忠教授3位科技部973项目跟踪专家;我校翟婉明院士、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秦顺全院士、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黎国清研究员、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姚力教授级高工、北京交通大学夏禾教授、中南大学谢友均教授、我校蔡成标研究员和罗强教授等项目专家组成员;科技部基础司重大项目处处长沈建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学部四处处长茹继平,四川省科技厅副巡视员郑超英,四川省科技厅基础处副处长华莉等领导;我校校长陈春阳及相关单位负责人;项目研究人员等出席会议。我校科技处处长郭俊主持启动仪式。

陈春阳校长首先致辞。他指出,我国高速铁路技术创新的主题随着大规模的高速铁路网的建成,必将由结构功能设计和建造逐步转向高铁运营安全保障、运营品质提升、优化与维护等重点。因此,如何科学维护大规模的运营线路,保障高速铁路的安全、稳定和高品质是一个至关重要、日益突出的问题。高速移动的列车系统对固定承载基础设施提出了苛刻的技术要求,其中,准确把握高速铁路基础结构的性状特征及其演化行为,确保其始终处于安全服役状态是一个难题,国内相关的基础研究还相当薄弱。《高速铁路基础结构动态性能演变及服役安全基础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陈校长也提出,希望我校老师也以此为契机,培养造就一批有世界前沿的研究水平的领军人物和核心研究团队。

四川省科技厅郑超英副巡视员代表四川省科技厅发言。她提出,希望项目组科研人员紧紧围绕国家需求和科学目标,齐心协力,开拓进取,发挥项目的整体优势和多部门的科研力量,勇攀科学高峰,多出成绩,多出人才。她也希望学校能加强对项目的管理。她表示,四川省科技厅将进一步加强对该项目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处长茹继平表示,近年来,基金委瞄准国家发展重大需求资助了一大批高速铁路基础研究的项目,此次《高速铁路基础结构动态性能演变及服役安全基础研究》的立项更集中了国内高层次的精英共同完成高速铁路的基础研究,相信相关研究也会得到更好的发展,推进国家高铁事业健康发展。

科技部基础司沈建磊处长首先与大家交流了科技部关于973计划项目的工作安排。他就项目开展提出了3点建议:第一,希望全体人员在此次启动会上充分交流,开展实实在在的讨论,更好地细化研究方案,明确工作目标等;第二,希望各课题组开展更加紧密的合作,推进多学科的交叉配合;第三,希望首席科学家了解自己责任的重大,认真开展科学研究及协调组织工作,严格管理科研经费,做好科研团队管理。

随后,翟婉明院士作为首席科学家汇报了项目的总体情况,包括国家重大需求及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内容和总体方案、研究队伍、研究平台、预期目标五个部分。

据介绍,《高速铁路基础结构动态性能演变及服役安全基础研究》项目将研究三个关键科学问题:第一,环境与动荷载耦合的重复作用下工程材料与结构动态性能演化;第二,高速铁路基础结构积累变形与轨面几何形态的空间映射关系;第三,高速移动车辆系统与固定基础结构的动态相互作用演化机制。围绕这些科学问题,将开展“高速铁路基础结构关键材料动态性能劣化行为”、“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动态性能演变与失效机理”、“高速铁路桥梁动力性能演变及服役安全评估”、“高速铁路路基长期积累变形及服役性能演变”、“高速铁路线路几何状态演变规律及线路谱表征”、“基础结构性能演变对高速行车安全平稳性的影响及其控制”6个课题的研究,在高速铁路基础结构服役安全及运营维护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方面取得若干突破和创新,为保障我国高速铁路长期安全稳定运营提供关键理论与技术支撑。

3月21日当天,在翟婉明院士主持下,6位课题负责人一一汇报了各自课题的研究情况,跟踪专家对项目及各课题进行了总结点评。下午,参会的专家们还参观了我校轨道交通实验室,对实验室建设予以好评。 

作者:陈姝君     责任编辑:阮琦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