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交大要闻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交大要闻 > 正文

中国梦主题活动“西南交大.信仰时代SHOW”圆满落幕

来源:校团委 日期:2013/06/18 16:23:09 点击数:

6月14日晚,“西南交通大学·信仰时代秀”在新校区一食堂三楼举行。

活动共分为“寻梦60”、“筑梦70”、“追梦80”和“圆梦90”四个环节。踏着各个年代的串场音乐,各年代队队员也朝气蓬勃的上场了——60年代队队员是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葛永明书记和校学生会副主席孙贺;代表70年代的是艺术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甘霖教授和成都市学生联合会驻会主席李双骐同学;80年代队的队员是校团委副书记张兴博老师和经管学院陈哲同学;90年代队队员是茅以升学院学生会主席薛坤浩和徐文浩同学。

在“寻梦60”环节中,葛永明书记向我们介绍了60年代的故事和60年代生人的特点,告诉了我们当年国家刚经历三年自然灾害,百废待兴,但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卓绝的奋斗,充分体现了60年代人艰苦朴素、干一行爱一行、在本质工作中作出业绩的优点。之后他还成功背诵了圆周率小数点后400位,并独具匠心演奏了一首小提琴曲《爱的致意》,可谓是能文能武,在场的观众无不叹服。到了“筑梦70”环节,甘霖教授向大家娓娓道来:70年代人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带领下积极探索,并为大家诠释了小平同志所定义“四有新人”的含义。之后甘教授以他嘹亮的嗓音和惊人的气势为大家引吭高歌一曲《我是黄河人》,引得现场掌声雷动。70年代的答题环节,各个年代队都表现出色,频频得分。

与60、70年代的庄重相比,在“追梦80”环节,80年代的张兴博老师言语间显得更加幽默诙谐。他动情的说,80年代人特点就是充满激情,开阔视野,勇于闯荡。之后张老师和陈哲同学演唱了一首活力四射的《奔跑》更是让全场沸腾。在80年代的答题环节中,60年代和70年代代表队得分逐渐领先。来到了最活力四射的“圆梦90”环节,徐文浩同学以一首《失恋阵线联盟》的萨克斯演奏带动全场一同表演,使现场达到最高潮!

在四轮答题之后,60年代以领先所有年代队的得分高居榜首,获得冠军。校党委副书记朱健梅各获奖代表队颁奖。

 

 

作者:薛婧     责任编辑:顾成威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