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着学校推荐的《经典阅读书目》,在家里的书柜里找寻,眼前有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泰戈尔的《飞鸟集》、曹雪芹的《红楼梦》一一映入眼帘,于是抽出《飞鸟集》,刹时被其薄薄的、浅黄色的背景上印着一只穿云破雾的飞鸟,清澈泛着涟漪的河水在旷野中弯延静静流淌的画面所吸引,下决心就阅读《飞鸟集》了。
夜深人静,听着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玛悠扬的“草原夜色美”,手捧泰戈尔的《飞鸟集》,在灯下细细品味着它的韵味。它由105段325句短小精悍的诗组成,尽管有的诗只有短短5个字,却喻示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宁静惬意的诗意,纵然多么冷漠的人,也难抵它带给的恬淡与静悄悄的时光之美、思考之智和哲理之光!
我一口气读完了薄薄30页的《飞鸟集》,虽然是我有生以来看过的最轻、最薄的一本诗集,但诗人泰戈尔向我们展示的却是对大自然、对人类无私而凝重的大爱与博爱!对信仰的崇尚!
《飞鸟集》不同于描写青春萌动的诗篇,也有别于张爱玲的华丽中透出的绝美婉约的爱情故事,在泰戈尔的文笔中感悟独特的清新,无人涉及的黄昏旷野,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空灵的天堂之窗,点燃起一盏信仰的明灯!
飞鸟它象征的就是自由,诗人泰戈尔以抒情的篇章和拟人手法抒发了他对人生、信仰、自然与宇宙、鲜花与山川河流的赞美。带着一种乞求自由的思想,一种开放、无限制的灵魂解放,它打破了原有的唯美诗对自然美的描写,更多的是一种隐喻、哲理和对世界深邃的思考,以“飞鸟”命题,带给我们轻松愉悦,心情惬意,脑海中始终有一只腾飞的鸟,领着一队出征的飞鸟在万里蓝天碧云间飞翔,努力振翅高飞,把浩瀚的天宇作为自己生命的起始点,飞去又飞回。这无疑是诗人一次极大的文体突破,一次自由的创新。
他在开篇之句“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写出了生存的真谛,人性的价值。生与死是一个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人无权决定自己的生死,但为什么活着?怎么活着?是终生都要面对的问题。经历过痛苦与生死磨难的人,会觉得生在世间是多么美妙的事情。世界还是那个世界,只是感知世界的那颗心不同而已。静下心来,认真去体验花的芬芳、果的甜美,去享受春花灿烂的刹那,领略秋月似水的柔情。
诗中写道:“我投射我自己的影子在我的路上,因为我有一盏还没有燃点起来的明灯”。描述着诗人对自我的反省,谦虚谨慎的态度,心中向往自由,追求精神信仰和真理光芒的决心。
“我不能选择那最好的,是那最好的选择我”。描绘出诗人追求真善美、无怨无悔的人生境界。
我喜欢诗中“权威对世界说道:你是我的。世界便把权威囚禁在她的宝座下面。爱情对世界说道:我是你的。世界便给予爱情在她屋内来往的自由”。这种哲理式的拟人修辞描写,诠释了深刻的人生哲理。“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写大树“樵夫用斧头向大树乞求斧柄,大树给了他。”隐去了生活中的苦难与哀伤,留下光明与欢笑,把爱播撒人间。
“绿叶恋爱时便成了花。花崇拜时便成了果实”。“夜对太阳说道:在月亮中,你送了你的情书给我,我已在绿草上留下我的流着泪点的回答了”。“雾,像爱情一样,在山峰的心上游戏,生出种种美丽的变幻”。读来脍炙人口,昭示着泰戈尔对爱的纯真与执着,表现了男女纯真的爱情,一切人性的体会都被泰戈尔本真而又含蓄地跃然笔端,表述在字里行间对大爱的思索与眷恋。
欣赏《飞鸟集》中的“太阳只穿上一件朴素的光衣,白云却披了灿烂的裙裾”、因为“泥土饱受人侮辱,却以花朵回报”的气势与浪漫。“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果实,都不要求什么报酬”,写出了自然间微妙的关系,唇齿相依的情感。
在“我们的生命是天赋的,我们惟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我热爱这个世界,才生活在这个世上”泰戈尔用他沉默、低调的文笔勾勒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爱,大爱无声。在自然中追求真理的信仰,在人生中崇尚高洁、纯美,在生命中点燃起信仰的明灯,这是伟大诗人超常的智慧,对人类的奉献,也是留给人类的最珍贵、最宝藏的精神财富!大爱无疆,信仰永恒!
读着语言简洁的《飞鸟集》,若不是一气呵成地读完,仿佛以为是空穴来风,但前后联想,再静静地思考后不难理解蕴含着诗人深刻无价的智慧与隐喻哲理的光芒。诗人的灵感源于生活,源于行动。太阳、天空、大地、泥土的眷恋都是对自然的热爱、对大爱的崇尚与升华!
虽然《飞鸟集》是人类浩如烟海的文学宝库中之沧海一粟,但它是一支独秀的奇葩,别具清新,透过喧闹与拥挤的世界,展示着广阔无边的原野,天堂般的神奇。
北京大学、中国作协副主席曹文轩教授在其所著的《羽毛》中写道,当一根羽毛开始寻找一只鸟,当一个孤单的灵魂开始寻找自己的归属,就注定了她将开始一段跌宕起伏的旅程,将与一个个不同的个体有或深或浅的接触,她的生命因此而丰富,心灵因此而沉静,让心中点燃起信仰的明灯。
繁华世界,功成名遂,占据着人们越来越多的比重。泰戈尔的清新诗篇,使我们获得了一道曙光,一盏明灯。人生皈依自然,就是重视生命的自身价值,在红尘中独享那份恬静,得意而不忘形,失意而不萎靡,宽厚仁慈,真诚淳朴,知足常乐,能把苦水当美酒,能把伤疤看做财富,能用欢笑蘸着泪水的画笔去写意,去抒情,不以富贵为荣,以无德无才为耻,追求真理,潇洒一生。
信仰是事业的大门,没有正确的信仰,注定做不出伟大的事业。电影大师卓别林说过:“我相信信仰是我们一切思想的先行官”。信仰的力量能唤起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愿景,并鞭策人们去百折不挠地探索、进击。在人生漫长而坎坷的征途中,谁都难免有一时的消沉和彷徨,但是一个点燃起信仰明灯的人,总会坚定地生活和拼搏,厚重载德,保持高尚的情操。
当飞鸟遇上我的眼,激荡于心,爱与美的交织,让我学会了爱自己,是一切爱的前提,终于感受到在滚滚红尘中脱胎换骨的超凡脱俗,庆幸自己在喧闹的世界中找到了一偶宁静。在落日黄昏的一抹斜阳里,对心灵的默默洗礼。仿佛企盼自己也是那只飞翔的飞鸟,在碧海蓝天中翱翔,在人生旅程中不断向前向上,向着更高拼搏。点燃起信仰的明灯,在中国梦这艘巨艇的引领下,向着梦想启程远航。
是的,飞鸟象征着的更是真实、清新亮丽的梦!
人生之路漫长而曲折,只要心里点燃起信仰的明灯,就会勇气倍增,战胜挫折,笑对人生,一路欢歌奔向光明。个人绚美的梦,必将融入于祖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梦之中,不懈地奋斗,终有梦想成真、理想之花永恒绽放之时!
作者简介:
罗爱华,女,1963年出生,大学本科,副研究员,6级职员,党委组织部办公室主任。主要从事高教管理、公共关系学等方面的研究与探索。发表管理论文、文章15篇。撰写报道被教育部和四川省委《简报》摘报各1篇;在《西南交大报》报道新闻、简讯约20余篇;参加《高校党员关怀、帮扶和激励的机制研究》课题、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研课题《大学精神与构建和谐校园》;主持并完成2013年校工会研究课题《维护高校女教职工特殊权益的实践与创新研究》,该课题发表论文1篇。曾获校级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女职工、优秀工会干部等。成都市秘书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