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交大要闻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交大要闻 > 正文

【人才强校主战略系列访谈】张樱子:对“海龟”气候适应性的一点拙见

来源:新闻中心 日期:2014/04/07 08:46:00 点击数:

 

我一直在思考“高校”同“人才”之间的微妙关系,它如气候与建筑。每一个引进的人才背后,都有一段同新环境相适应的时期。

作为一名年轻的海归教师,我难以从战略性高度谈学校的国际化,但可以分享一下我作为一名年轻海归、最接近广大青年老师地气的真实直接的想法。高校的国际化是关乎学校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性工作。

在当前科技、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一方面学校要坚持自身的办学特色,另一方面又必须加快国际化的步伐。可以说,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国际化战略,如同给西南交大这所西部传统老校吹了一阵清风。而说到国际化,人才国际化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关键性问题。作为建筑学院一名到交大工作不到两年的年轻海归,我认为引进人才想要适应交大这片土壤环境,学校对人才的培育是一项持续性工作,且其重要性也绝不亚于人才的引进。我想根据自己这一年半来在交大工作的经历,套用自己专业研究方向的一句话,就人才国际化浅谈一下我对“海龟”气候适应性的一点拙见。

我算是一只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海归,2008年11月导师刘加平院士的一个电话促成了我和九州大学的缘分。第二年4月,我在一句日语不会的情况下东渡日本,踏上了我的留学之路。在日本留学的几年,也算是我尽力挥洒着青春激情的几年。在这种严谨学术氛围的熏陶和包围下,工作几乎成了生活的全部。我从一个不敢关灯睡觉的独生女变成了每天半夜独自骑自行车回家的女汉子。最终,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我双倍完成了博士学位的科研成果要求,取得了九州大学的博士学位。2012年4月,原本打算跟随博士导师到东京大学继续深造的自己,在刘院士的召唤下最终决定回国,同年9月成为了交大的一只“海龟”。

但是,在到交大工作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同其他海龟一样,我深刻体会到外来学者同学校本土环境的“水土不服”,面临着自身价值难以实现的困境。迷茫过、困惑过、甚至也有过逃离的想法。可以说,回国之时的满腔理想抱负,险些在异常骨感的现实面前一败涂地。学校对引进人才的后续培养工作非常重视且在不断加强,但对于学校今后发展的中坚力量——青年老师的真实困境却难有切实的理解。比如,低收入、高消费是我们年轻老师要面临的根本性生活问题。就我而言,来校工作后的工资收入水平甚至不如留学期间的奖学金,可以说,要想完全依靠自身的工资难以完成成家立业等人生使命。其次,工作环境的巨大落差。大多数海归应该都深有感受,原本就繁重的教学工作量再加上各种不知从何而来的其他工作让人疲于应付,更难有精力专注于科研;缺乏必要软硬件支持的艰苦学术环境;同时从心理需求的角度讲,学校对青年教师高标准、严要求,一方面促进大家的进步,但却忽略了实质性的人性化关怀,致使我们归属感和安全感的缺失。

我相信上述问题是包括“海龟”和“土鳖”青年教师都普遍面临的困境,这需要大家去适应和调整。我自己在建筑气候学方面学了很多年,深知“建筑适应气候”的重要性。建筑尚需如此,人又何尝不是呢?因此,“充分的适应性调整”是摆在学校和我们年轻老师面前最重要的课题之一。而这种调整,我想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海归学者要提升自己的适应能力并能主动适应本土气候,另一方面则需要学校为引进人才的持续发展创造更为良好的气候条件。

从我来校至今,身边有大量其他同我一样的年轻“海龟”,面对类似的困境,他们的付出和努力对我也是一种启发。总结起来,我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是要扎根国内大环境,主动接地气。我想,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能真正学到国外先进研究技术和方法并能转换应用到国内的现实土壤中。否则,留学归国也就毫无意义。在这一点上,我的博士及硕士生导师都有相当深刻的理解。在日本读博期间,导师一直让我从事中国地区的科研课题。回国以后,一边经历着科研方向的迷茫,一边努力在建筑学院的特色研究领域和自身的主研方向之间寻求结合点,我才在回国第一年便顺利地以西藏地区的城镇为对象,结合日本在城市设计领域的先进研究方法,申请到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有了这样的起点,今后的科研工作才会更好地同交大科研土壤相结合。

其次是善于利用和创造科研环境。这种环境同时包含了学术氛围和硬件支持。从这点来说,教师平均年龄只有40来岁的建筑学院其实拥有相对宽松和开放的学术氛围,且学院在主要研究领域的把握上也是紧抓行业和地域特色,几个大的研究团队也主要是围绕在交通建筑、成都平原城镇建筑、川西及西藏高原地区城镇建筑等领域,有利于特色科研平台的建设。但是,也正是由于科研队伍的年轻化,难以形成老带新的成熟型团队体制,使得年轻老师在刚进入团队的时候容易产生孤独感,这就需要我们年轻老师结合自身的研究背景理性选择适宜的团队,并要肯花功夫在团队中发挥自身的科研价值。2009年,建筑学院搬迁至犀浦校区,然而,因多方原因,西南交大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的工作重心一直未能迁移过来。在2013年,我同中心主任董靓教授不谋而合,决定重新组建犀浦校区绿色建筑中心,并将自己的绿色城市设计研究领域纳入到中心大的研究框架下。在学院大力支持下,我们进行了实验室环境改造及研究领域的扩充,最终在犀浦校区建成了新的绿色建筑研究中心,形成了以董靓教授为核心的科研团队,涵盖了大建筑学科内的绿色城市、建筑、景观等研究方向。尽管研究中心的工作才刚刚起步,但在这样开放性的科研平台下,相信会催生出更多的科研成果。

第三是延续和提升个人国际化能力。学校国际化的可持续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海龟”归国后的国际化能力。年轻的海归尤其需要意识到回国不是国际化的终结,反而是更重要、更艰巨的新的国际化工作的起点。相比沿海地区的高校,学校层面的国际化水平相对要落后许多,而引进海归背后的积淀就成为学校潜在的海外资源。因此,无论从个人还是学科的发展来看,都应积极利用自身的海外资源为研究团队创造国际化的机会及条件。比如,建筑学院近年国际交流的力度日渐加强,这同学院很多有留学背景的年轻老师的努力密不可分。此外,还需要年轻老师努力提升自身科研成果的国际影响力。就建筑学科来看,有很多国内的年轻学者在不少国际会议上都有论文发表,然而却难以跻身于主流研究队伍中。我个人以为,年轻老师应不断提升科研能力,并以团队的形式参加国际会议并发表论文,如此不断积累,最终方能切实提升自己及整个团队的国际影响力,甚至跻身于专家团队中。

最后,对海归来说,学校环境的“适居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尽管海归人才必然需要良好的气候适应能力,但是学校的人才培养土壤、环境则事关人才能否长期扎根于交大。我们回到国内,在交大这片土地上生长、发芽,我们也期待着学校能给我们年轻老师更多的关怀,最终能够让我们结出更为丰盛的科研成果。
吴良镛老先生讲过,中国的建筑要实现“现代建筑的地域化,传统建筑的现代化”,我想,借用此说法,也许要真正做到“归国学者本土化,以及本地学者国际化”殊途同归,才能真正实现学校的持续性国际化发展。

回到国内,扎根国内的科研土壤中,我做得还远远不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科研、学术这条漫长的道路上,对于我们年轻老师,无论是“海龟”还是“土鳖”,都需要我们为之付出激情和努力。

 

个人简介:

张樱子,2012年引进人才,建筑学院最年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际人居环境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Habitat Engineering and Design)期刊JHED〈Journal of Habitat Engineering and Design〉论文评审专家。主要从事建筑及城市设计、城市气候学等研究领域的科研工作,曾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主研日本文部科学省项目1项,目前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1项中央高校创新科研基金项目。至今在国外高水平杂志上发表论文近20篇。

作者:张樱子     责任编辑:阮琦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