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交大要闻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交大要闻 > 正文

【人才强校主战略系列访谈】刘倩倩:脚踏实地方能仰望星空

来源:学生工作处 日期:2014/04/02 08:45:00 点击数:

 

2014年是我在交大求学的第五年。

2009年夏天,和所有刚从高考的囚笼里解脱出来的少年一样,怀着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我来到了交大,踌躇满志要成为像柴静、白岩松一样的优秀记者。

2013年夏天,理想不再丰满。看着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们都陆续有了稳定的工作,甚至有的已经组建美满家庭,我曾一度怀疑自己为什么不留在父母身边,为什么还要继续读研、再回成都。

2013年8月1日,我的导师、艺术与传播学院中文系主任汪启明教授的一封邮件给迷雾中的我当头棒喝。汪老师在邮件里转发了两篇关于研究生就业的报道,题目分别是《青岛大学文学硕士因工作不理想进技校学焊工》和《媒体追问研究生教育:边偷菜边看电视剧也能毕业》。文章深刻解读和剖析了国内研究生人才培养、就业等方面的问题与困境,使我对接下来的三年研究生学习生活有了新的规划和认知,“脚踏实地”也成为每次导师开会时最常对我们的嘱托。

2013年年底,人才强校战略成为了学校的主战略。在高校,人才队伍建设主要指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培养,我既没有一线的教学经验,更谈不上是“论文等身”的学霸,只能作为一个对母校怀有深厚感情的普通交大学子,结合五年来的学习生活感触,从以下两个方面有针对性地谈谈自己的认识。

导师制:师门的“品牌效应”与因材施教

钱钟书在小说《围城》中曾对导师制有过这样的叙述:“在牛津剑桥,每个学生有两个导师,一位学业导师,一位道德导师。他认为这不合教育原理,做先生的应当是‘经师人师’,品学兼备,所以每人指定一个导师,就是本系的先生;这样,学问和道德可以融贯一气了。”

导师制是许多高校研究生培养和本科教育的重要差异之一。本科时,学生的日常管理是辅导员,常常一个辅导员带几个系,几百个学生,没办法每个人都照顾到;而按照班级配备的学习导师除了上课以外极少有机会与学生交流。在研究生阶段,生活导师和学习导师合二为一,一个导师每届带学生数量有限,部分学科导师只带几个学生,导师有更多的时间关心学生,与学生的关系更为密切,成为研究生学业生活的第一责任人。

我的导师汪启明教授每学期开学时都会按年级召开专门的见面会,总结上一学期学习心得,帮助我们一起制定新学期的学术研究和实习计划,极大地减少了学习的盲目性。此外,汪老师一直强调学术研究的重要性,指导我们做学术和做人一样,要踏实、重基础,不能急于实习。钻研学术著作和论文,不仅仅可以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对思维方式的训练。除了学习以外,师门团结也是汪老师非常看重的。师门每学年都有开学和毕业聚餐、春游、获奖感恩宴请等“固定项目”,在与师兄师姐的经验交流中,我受益匪浅。正是由于汪老师的严格要求,同门师兄师姐曾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一等综合奖学金、优秀毕业生等各种荣誉,毕业后也都顺利找到满意的工作。在艺传学院,提起“汪门”,老师和同学都会竖起大拇指,学生功课扎实、论文成果丰硕是大家对师门的第一印象,“品牌效应”由此建立。

当然,在导师制的基础上,研究生教育也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准则,师生关系既密切又灵活。导师要多倾听学生的心声,从性格、家庭背景、个人特长等方面为学生提出合理的发展建议。比如有的学生实践能力更强,导师可以鼓励学生在保证一般的学术性研究基础上多参加社会实习,增加实习经验,将学术与实践互相渗透。

导师制是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基石,同时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环。导师的负责和学生的感恩是导师制的核心,师门的“品牌效应”对学生、导师、学校来说无疑是“多赢”;相反,导师如果只自己埋头搞科研和行政工作,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指导、监督,学生就只能投石问路甚至浑浑噩噩地浪费三年宝贵时间,最后学业和就业一无所成,也给学校的人才培养以重创。

国际化:扩宽理工科背景下文科人才的国际视野

国际视野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早在两年前,在北京举办的国际教育微论坛就曾指出,近年来我国国际教育的规模和水平虽然不断提高,但高水平国际化人才缺口仍很大,今后在培养人才时更应注重国际视野及世界情怀的培养。国际教育不仅是出国留学,它的内涵更加丰富,还包括教育资源配置、合作办学、学分互认等。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俞立中认为,“不能把国际化简单地看作国际间的迎来送往,也不只是国际学生的进进出出,而是从学校自身的办学思想、队伍建设、教育目标、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和管理服务等出发,把握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习和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视角来思考和审视学校的发展。”

交大学子每年可供选择的出国出境交流项目丰富,且长短期结合,涵盖亚、欧、美、澳等主要国家,也有各大洲的留学生来华交流学习,学校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一直保持着良好发展态势。但值得指出的是,大部分质量较高的交流项目都是针对理工科学生,如“中法4+4”“比利时2+2”等,文科学生真正可选择的项目较少,导致师生与国外一流大学在学术研究方面的交流分享机会稀缺,不利于拓宽人文学科学生的国际视野,从长远来看也阻碍学校的各学科综合发展。

当然,对学校来说,国际化人才培养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授课教师。拥有海外留学背景的老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知识面、思维方式等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我校传播系副教授、美国犹他大学传播学博士黄昕恺以及曾到伦敦交流访问的梅红副教授常在课堂上向我们介绍国外顶级学术研究情况,引导鼓励学生多思考、创新和实践,并参照国外模式,改变传统授课方式,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民主,耳目一新。因此,学校一方面要支持和鼓励文科教师海外“镀金”,另一方面也要积极促进国外顶级高校的师生来校交流学习。

俗语说:“少不入蜀。”怕的大概就是蜀地的安逸自得使青年人丧失斗志。的确,与北上广及沿海部分城市相比,成都的生活节奏和竞争压力的确要小得多。但是,人如果没有斗志,在青年时缺少奋发向上的魄力,就会一辈子平庸无为;一个拥有百年历史文化积淀的高校如果没有斗志,就会逐渐淹没在历史潮流之中。因此,人才强校战略主战略适时、适势地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唯有脚踏实地做学术、长本领,才有资格仰望星空。

个人简介:

刘倩倩,女,中共党员。2009年-2013年就读于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传播学系,2013年被保送为新闻与传播专业学术型研究生,获研究生一等综合奖学金,师从中文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汪启明教授。曾获第七届、第九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三等奖。

作者:刘倩倩     责任编辑:陈姝君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