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9:00,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核物理学家陈佳洱教授来到西南交通大学,为师生讲述“科技强国 我的中国梦”。
谈及童年成长经历,陈佳洱院士说,作为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父亲陈伯吹先生热爱儿童,热爱儿童文学,在儿童文学战线上辛勤耕耘,数十年如一日,以言传身教的方式教导他如何做人,成就事业。同时,陈伯吹也热爱科学,曾专门领着陈佳洱院士去看电影《发明大王爱迪生》、《居里夫人》,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将陈佳洱院士引上科学之路。
陈佳洱院士1934年出生于上海,童年成长于国难当头、风雨飘摇之际。日军铁蹄下的上海民不聊生,虽然有父母的关爱,但童年仍过得艰难困苦。“小亡国奴”的生活使个人的“成家梦”化为幻影,让陈佳洱院士深刻地体会到国家与个人唇亡则齿寒的关系。
陈佳洱院士就读于“位育中学”,学校教学实力雄厚,同窗好友有学生时代被戏称为“面包”的钱绍钧和被戏称为“大头”的田长霖,两位后来都成为享誉中外的科学家。校庆时,学校举办的科技展览,进一步引发了他对电磁学和无线电的浓厚兴趣。
1950年,陈佳洱院士怀着对科学的热爱以及父亲对老解放区的向往报考了大连大学,学校“清新朴实、奋发向上”的风气给陈佳洱院士的世界观带来一次洗礼,他深刻认识到“我们应该为劳动人民服务”,而“人生的价值在于社会因你的存在而使人们的生活过得更美好”成为陈佳洱院士毕生的座右铭。
大学期间,老师也对陈佳洱院士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回忆道,王大珩教授对实验要求特别严格,“得五分很难”,一旦哪位同学得到了五分,便会被同学怂恿“请吃花生米”,陈佳洱院士不无骄傲地说道,“我一个学期请了三次花生米”。恩师严谨的学风也为陈佳洱院士后来的科研打下了坚实基础。在诸多优秀教师中,陈佳洱院士最爱听得是朱光亚教授的原子物理课,一是出于对他抗美援朝英雄事迹的崇拜,二是他备课认真、板书工整,上课深入简出,简直“比听故事还吸引人”。怀着对朱光亚老师的憧憬,陈佳洱院士选他作为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并在论文撰写期间研制出我国第一只用于β射线测量的薄窗型盖革—缪勒核子计数管。
1955年6月,出于国家发展“两弹一星”的需要,陈佳洱院士被调来北京,参加我国第一个原子核教育基地建设。1956年,开始于北京大学担任助教,至此,他将毕生奉献给北大核物理与核技术的教学与科研,并为此深感自豪。2013年,陈佳洱院士荣获北京大学教师终身成就奖。
“祖国的强大是个人赢得国际尊重的坚强保障。”陈佳洱院士说,60年代,他被派往牛津大学深造,遇到了两位良师兼益友——著名核物理学家维尔金森和劳尔森,但获得认可的道路却不是那么顺畅。“寻找失踪的粒子”,这是当时两位导师交给他的第一个难题。承担这项任务,是对新中国青年科学人员科学素养和研究能力的重大考验,陈佳洱院士暗暗下决心:“一定要为新中国争气!”通过刻苦研究,陈佳洱院士创造了等时性回旋加速器中心区传输效率的世界纪录,使外国友人刮目相看。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震惊了世界,一扫以前国外对中国的屈辱、蔑视,泰晤士报头版甚至出现了“黄祸——成吉思汗又回来了”的评论。原子弹的成功爆破擦亮了外国人的眼,让此时身处异国的陈佳洱院士顿时成了“明星”,被外国友人争相“采访”。陈佳洱院士顿时感到扬眉吐气。
追溯我国的文明历史,科技也不乏其光,中华民族曾以高度的智慧和能力通过各种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光辉灿烂的贡献。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格物致知”的科学精神,屈原也在《天问》中探求宇宙的奥秘,而中国传统的“四大发明”更是举世闻名。那么为什么中国近代科学会比西方晚了200多年,最后导致中国近百年的屈辱历史呢?陈佳洱院士认为,原因有三:一、我国传统文化讲求实用,缺乏科学探索和建立理性思维体系的动力。二、长期封建统治下的伦理道德与文化观念不利于近代科学的萌发。三、清代“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西方近代科学的传入,极大推迟了我国现代科学的发展。
为避免“落后就要挨打”的被动局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1月15日,中共中央书记扩大会议决定建立核工业,研制核武器,培育核人才。在苏联的突然背弃和西方国家的轻视下,中国核工业艰难起步,面临道道难关。
朱光亚按中央要求主持起草“原子弹科研设计制造与试验计划纲要及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等文件,又于1962年提出争取两年内爆炸第一颗原子弹计划。在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核事业一步步取得巨大突破:西北核武器研究院的建立、弹芯物理设计、炸药部件浇铸与爆轰实验……当中国在短时间内以“两弹一星”的成功震惊世界时,世界人民困惑了。但正如陈佳洱院士所说,他们不了解的,只是中国科学家为国奉献的决心。我国在两弹上的艰辛历程与辉煌成就,根本原因在于以两弹元勋为代表的科技人员对民族和国家命运的使命感、责任感以及对探索、揭示未来规律、认识客观真理的坚持和追求。
作为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陈佳洱院士为中国核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报告中,他更多地是谦逊而动情地与大家分享他所崇敬的老一辈科学家。他指出,新中国诞生以来,中国科技界涌现出许多淡泊名利、献身科学、报效祖国的科学家,如,蒋筑英、邓稼先、郭永怀、朱光亚、陈景润、王选等等。他们的一言一行凝练成一种时代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激励着各行各业的人们为了强国之梦努力奋斗。老一辈科学家的奉献精神,使我国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下,通过自主创新和社会主义的大协作,用较少的投入和时间,突破了“两弹一星”,汉字信息化等尖端技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使我们这个百年来饱受列强凌辱的国家能在建国后,迅速屹立于世界大国之林。
“一个人一定要把他的事业,把他的前途,跟国家前途放在一起,这非常重要。”讲座最后,陈佳洱院士以此与师生共勉。
讲座由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潘炜主持,来自各学院的百余名师生聆听了讲座。(摄影:马琼 范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