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交大要闻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交大要闻 > 正文

【国际化战略系列报道】江欣国:特色就是我们的底气

来源:新闻中心 日期:2014/05/23 09:50:00 点击数:

 

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教授、致公党员江欣国,在美国学习、工作多年。2009年,他作为引进人才来到学校任教,至今已有四年多。谈起国际化战略,江欣国快言快语,“学校要接受全球化挑战,就必须拥有融入世界的勇气和国际化视野,唯有这样,方能通晓国际规则,积极参与到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中,用多元化的视野去参加多元化价值观评比,融入时代潮流。”

国际化核心在于自身特色

学校敞开大门,全面实施国际化战略,加速推进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进程,用意就在提升学校实力、强化学校影响力。但是否凡事都要国际化,并不能一概而论。

中国高铁起步晚,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而努力追赶发达国家,最终以中国速度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和认可,向引领世界高铁而迈进。从技术引入国跨越至技术输出国,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铁系统技术最全、运营里程最长、运载人数最多的国家。但中国高铁的输出,是否要对外全盘分享?这也是值得商榷的。理念设备分享,可以,但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一定要有所保留。

学校力推师资国际化,一边大力引进海外顶尖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和海外名校的博士、博士后,一边选派年青教师“走出去”,开阔眼界、开拓思路,了解国外高等教育现状,进行有鉴别地汲取采纳。这里的国际化,并不就是全盘西化、全盘照搬,而是在充分把握实质、融汇贯通后,用国际意识来把握和发展高等教育。

国际化的核心在于自身特色。在走向国际化的道路上,只有坚持弘扬和传承我们既有的学校特色、学科特色,才不会迷失方向,才能在残酷的竞争中,突围出来,开辟新天地。

为国际化保驾护航

国际化战略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同在,风险与发展并存,因而需要做详尽的风险评估和量化考核。譬如,开展国际科研合作前,应以学校和学科的需求为导向,分析所需资金、人才、软硬件设备等等,做好风险预测;开展合作过程中,应多渠道了解情况,实施工作考核,进行动态监督;国际化科研合作完成后,要总结经验教训,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整个过程,唯有对风险进行预测、评估和控制,方能确保风险在可控的范围内,绝不能为国际化而国际化。

让科研团队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国际化与本土化,是一体两面,不分优劣,关键在于如何让人才释放出活力,为我所用。学校要应对全球化挑战,须加快人才培养,将人才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这就需要我们既要待遇留人,更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竭尽所能为扶持优秀人才搭建平台,通过科研平台,聚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和优秀人才,为相应的科研发展提供支撑。

回国前,我曾利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科研平台,深度参与美国公路合作研究组织群(NCHRP)的“高速公路平面线型中的标志标牌研究”,以及美国密歇根州交通部的“可变动交通限速牌研究”等项目,为高速公路标志标牌的设置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到校后,在学校和学院的关心支持下,继续深入交通安全方面的研究。目前带领“交通安全与行为研究”团队,勇挑重担,合作攻关,研究内容包括融合交通安全理念的交通规划与设计、道路交通安全审计和汽车主动安全技术、综合枢纽客流紧急疏散关键技术等。

在我们的团队里,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我们有效地融合为一体,共同努力、合作奉献,彼此切磋、互相鼓励,焕发出蓬勃生机。科研团队的活力,在于它要营造出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氛围。我相信,依靠密切协作、群策群力的团队智慧,没有什么困难是不可攻克的。

 

个人简介:

江欣国,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12年四川省“青年百人”获得者。博士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州州立大学,曾任职于国际交通咨询公司,并在美国佛州City of Fort Myers担任首席交通工程师;现任成都市统一战线专家智囊团交通运输组组长,四川省物流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评审专家等职务。拥有美国佛州颁发的注册职业工程师,以及国际交通工程师协会颁发的职业交通运营工程师执照。从事如大型建设项目的社会影响评价、交通安全、低碳交通、智能交通系统、综合交通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工作。

 

 

作者:陈秀梅     责任编辑:陈姝君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