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交大要闻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交大要闻 > 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抗战爆发77周年纪念活动上的重要讲话在西南交通大学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

来源:党委宣传部 日期:2014/07/07 16:23:00 点击数:

“硝烟弥漫的战争已经远去,但历史的记忆不会被遗忘;和平年代的今天更需要我们矢志不渝、自强不息,为实现中国梦努力拼搏!”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获得者、西南交通大学辅导员郭立昌一语道出了师生们的心声。习近平总书记7月7日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在西南交通大学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

土木工程学院教师蒋雅君说,7月7日是中华民族永远都不能忘却的日子,在珍惜和平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落后就要挨打”这一教训,牢记“殷忧启圣,多难兴邦”;科技强则国力强、国力强则和平固,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教书育人,潜心科研,为中国现代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增强国力、稳固和平作出自己的贡献。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魏人民说,抗战时期的西南交大经历了一段颠沛流离、存亡续绝的艰难岁月,在国家民族最艰难的时刻,学校始终以教育兴国为己任,在抗日烽火的洗礼中培养了以姚桐斌、陈能宽、吴自良等“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大师,他们均学有所成,报效国家;历史是一面镜子,今天的青年大学生更应牢记历史,不忘国耻,将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志,担负起国家民族的未来!

公共管理学院教师王思琦说,每一次看到抗战博物馆里历史照片中那些平凡、沉静而坚强的目光,心中就不由得响起著名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的话:“中国现在不得了,将来一定了不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当大力弘扬抗战精神,团结一心、自强不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艺术与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3级学生李乾说,要以理性和责任来铭记“七七事变”,重温、记住和提起这段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作为一个“要担当”、“能担当”、“敢担当”的交大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勇于承担民族复兴的责任,这种责任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而应该实实在在地转化为行动,要行动起来,团结一致,拧成一股绳,发挥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将满腔的爱国热忱化作强大动力,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而努力奋斗。

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2013级博士研究生易刚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掷地有声、字字千钧,不仅是对日本右翼势力否认、美化侵略历史的驳斥,更是为了牢记历史、开创未来,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

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2012级国防生李阳众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只要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像老校长孙鸿哲在抗战期间所说的那样,“我们不在前线挺着,谁应去挺;只有在这种艰苦危险的环境中,才能培养出耐得风寒的种子。”作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作为一名光荣的国防生,我要努力为中国梦添砖加瓦,为民族强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