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4年“经典悦读”活动的总体概况
西南交通大学网站主页于2014年1月1日发布《西南交通大学经典阅读推荐书目》,标志着我校2014年“经典悦读”活动正式开始。随后,学生工作处于2014年1月10日发布《对话先贤,神交智者--经典阅读倡议书》,图书馆于2014年1月13日发布《西南交通大学经典阅读推荐书目简介》,党委宣传部部长向仲敏于2014年1月15日以《经典的力量》为“经典悦读”征文活动开篇。截至目前,全校共收到投稿966篇,校网主页“经典悦读”栏目录用并发布126篇,其中本科生发表38篇,研究生发表6篇,学院教师发表15篇,机关干部发表64篇,校友发表3篇,文章内容直接涉及《西南交通大学经典阅读推荐书目》44本。
二、2014年“经典悦读”活动的特点
一是动员广泛。《西南交通大学经典阅读推荐书目》发布后,为了进一步推广经典阅读,推动全校阅读的深入开展,党委宣传部、校工会、学生工作处、校团委等多部门积极响应,于2014年1月13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经典阅读读书征文活动的通知》,动员和号召全校师生和全体校友阅读经典书目,书写读书心得、赏析和评论。党委宣传部在学校主页专门设立“经典悦读”专栏,利用《西南交大报》、西南交通大学官方微博、官方微信、人人网主页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刊登、转发和推送经典阅读文章。同时,全校各学院、峨眉校区也纷纷行动起来,想办法,出实招,动员和引导师生多读书,读好书,努力把“经典悦读”活动引向深入。
二是活动丰富。学校邀请专家学者精选了96本经典阅读书籍,基本涵盖了通识教育中东西方文化的核心典籍,涉及哲学、科学、文学、历史、艺术、经济和法律等。一年来,学校围绕“经典悦读”陆续开展了读书、征文、演讲和讲座等一系列活动。在“4•23世界读书日”、“9•28孔子诞辰纪念日”两个重要时点,举办了优秀读书笔记展、师生吟唱经典、名家读书讲座和“经典悦读”青年讲坛等主题活动。此外,学校还邀请校内外著名学者与师生们一起分享阅读心得和人生感悟,深受广大师生喜爱,校园读书氛围日趋浓厚。学校把网络与读书结合起来,把96本电子书及时上架供学生“悦读”。学校官方微博微信还举办了“我的三行读书笔记”和“每日一书”好书推介以及“寒假读书自由行”等活动。组织部开展了青年干部读书活动,倡导全校青年干部利用暑假阅读经典,完成一篇读书心得、书评或随笔。校团委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了“带本好书回家过年”活动,在全校团支部中开展了“经典阅读”主题团日活动,邀请了台湾语言学家竺家宁教授为师生讲解《诗经中的韵律美》。校工会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了“笔尖上的文化”经典书目名言警句书画作品征集评展,并将参赛作品印制为精美的书签,赠予观展的师生。2014年7月,校工会、图书馆、校团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在全校师生中举行“带本书去旅行”的活动通知》,倡导“读书+旅行”的知性生活方式,让交大师生在旅行与读书中体验精彩生活。
三是倍受关注。2014年4月1日,《教育导报》“读书周刊”原文刊载了我校阎开印老师、张雪永老师、苏晗同学的“经典悦读”文章。2014年4月17日,《中国教育报》以题为《以“悦读”搭建通识教育之桥》报道了我校“经典悦读”活动。2014年4月21日,《四川日报网》发表了题为《西南交大移动图书馆扫二维码下载百万册图书》的文章。在4月22日《四川卫视》播出了题为《西南交通大学:启动移动读书馆,让年轻人阅读经典》的新闻报道。4月24日,《光明日报》发表了题为《西南交大刮起“经典悦读”风》的报道。此外,《华西都市报》以题为《爱好广泛,交大最爱< 国富论>》、《成都商报》以题为《西南交大研三学生苏雪峰一年在该校图书馆借阅235本书》、《成都晚报》以题为《四川高校书籍借阅排行出炉》、《天府早报》以题为《工科男最爱看啥书?< 国富论>排第一》、《四川在线》以题为《西南交大工科男“最爱书榜”出炉,< 国富论>排名第一》多角度报道了我校“经典悦读”系列活动。5月28日,《中华读书报》发表了题为《五问西南交大"经典悦读"——访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的专访文章。此外,我校“经典悦读”活动还受到了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中国新闻网、中国教育新闻网、四川新闻网、新浪、腾讯、网易等多家门户网站的广泛关注。
三、2014年“经典悦读”活动的不足
一是学院教师参与度不够高。录用的126篇经典阅读文章作者多为在校学生和机关干部。学院教师仅有15人参与,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讲师3人。
二是投稿稿件质量不够高。总体来看,“经典悦读”活动参与度较高,共收到966篇投稿稿件,但录用稿件仅为126篇,只占投稿总数的13%。多数投稿思想缺乏深度,质量有待提高。
三是稿件与推荐书目相关度不够高。在966篇投稿稿件中,与“经典悦读”书目相关文章为529篇,占61%。在126篇录用稿件中,有68篇涉及推荐书目,相关经典书目数为44本,另有52本经典书目尚未有读后感刊发。
|
已发表读后感的经典书目
|
尚未发表读后感的经典书目
|
1
|
乡土中国
|
复活
|
2
|
百年孤独
|
梦溪笔谈
|
3
|
从一到无穷大
|
爱因斯坦文集
|
4
|
老子
|
罗丹论艺术
|
5
|
梵高传
|
三国志
|
6
|
飞鸟集
|
哈姆雷特
|
7
|
共产党宣言
|
历史的观念
|
8
|
古文观止
|
源氏物语
|
9
|
国富论
|
查拉斯图拉如是说
|
10
|
寂静的春天
|
物种起源
|
11
|
精神分析引论
|
论自由
|
12
|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
13
|
论语
|
理想国
|
14
|
你生命中的休闲
|
人论
|
15
|
全球通史
|
社会契约论
|
16
|
人格心理学
|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
17
|
人间词话
|
实践理性批判
|
18
|
什么是教育
|
史记
|
19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
世说新语
|
20
|
诗经
|
左传
|
21
|
思想录
|
哲学通信
|
22
|
孙子兵法
|
论法的精神
|
23
|
谈谈方法
|
旧制度与大革命
|
24
|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
科学与方法
|
25
|
约翰·克利斯朵夫
|
战争论
|
26
|
中国文化要义
|
逻辑哲学论
|
27
|
中国哲学简史
|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
28
|
资治通鉴
|
自然辩证法
|
29
|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存在与时间
|
30
|
易经
|
科学史
|
31
|
神曲
|
历史研究
|
32
|
儒林外史
|
国史大纲
|
33
|
伊索寓言
|
存在与虚无
|
34
|
红楼梦
|
生命是什么
|
35
|
奥德赛
|
博弈论与经济行为
|
36
|
民主主义与教育
|
西方哲学史
|
37
|
美丽新世界
|
艺术的故事
|
38
|
第二性
|
中国科学技术史
|
39
|
鲁迅选集
|
新物理学的诞生
|
40
|
美的历程
|
西方音乐史
|
41
|
时间简史
|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
42
|
天才引导的历程:数学中的伟大定理
|
正义论
|
43
|
世界著名科学家演说精粹
|
宇宙最初三分钟
|
44
|
DNA:生命的秘密
|
东方学
|
45
|
|
管锥编
|
46
|
|
为什么中国没有发生科学革命
|
47
|
|
文化帝国主义
|
48
|
|
西方科学的起源:公元前六百年至公元一千四百五十年宗教、哲学和社会建制大背景下的欧洲科学传统
|
49
|
|
剑桥科学史
|
50
|
|
激发心灵潜力
|
51
|
|
经济学原理
|
52
|
|
美学
|
2014年的“经典悦读”活动尽管有着这样那样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经典悦读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思想上的沈静和思考上的向度,经典悦读需要时间来证明他自身的魅力和价值,我们同样也需要时间在经典悦读中得到更多的鼓舞和快乐,我们不妨互相默许些时间,用时间和坚持来体会彼此。总之,经典悦读才让我们与智者先贤的对话成为可能,我们才有机会踏上通往自由精神家园的蹊径。现在,学校正在大力推进通识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内在的价值尺度、精神品格、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而经典悦读就是通过与先贤对话,与智者神交,从而更好地感悟人类思想的深度、力度、高度和厚度。因此,经典悦读是通识教育的必然选择,经典悦读是“五有交大人”的必由之路,经典悦读是“交大梦”的必有之义。通过2014年“经典悦读”一系列活动,读书正在成为全校师生追求的精神时尚。2015年“经典悦读”推荐书目将在2014年96本推荐书目的基础上,结合“通识性”、“经典性”、“可读性”、“兼容性”、“时代性”的选书特征,推出2015年“经典悦读”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