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交大要闻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交大要闻 > 正文

西南交通大学成为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核心单位

来源:文科建设处 日期:2015/03/18 11:53:00 点击数:

316日至17日, 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组建签约暨发展规划专家论证会议在北京南宁大厦召开,教育部李卫红副部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郭业洲副部长、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李康副主席、中国农业银行李振江副行长到会致辞,并见证了签约仪式。西南交通大学与广西大学等单位成为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共建核心单位。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率团出席了会议并做重要发言。

 

 

 

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由中联部、外交部、商务部、中国农业银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6家支撑单位,广西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10家核心单位和11家成员单位共同组建,以打造“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重大”的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为目标,致力于发展中国-东盟领域政治、经济、国防、外交等重大问题的合作与创新研究,培养“东盟通”特殊人才,服务国家战略制定和实施。中心建设目标为申报教育部、财政部实施的“2011计划”,成为协同创新中心的“国家队”。

教育部李卫红副部长在讲话中高度肯定了协同创新中心在人才培养、创新科技、服务社会和传承创新文化等方面为国家做出的重要贡献,就推动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提出四点要求:一是围绕中国-东盟发展重大需求,打造高端智库;二是围绕提升创新能力,进一步推动体制机制改革;三是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四是围绕扩大话语权,进一步增强海内外学术影响力。李卫红副部长衷心祝愿“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不断取得新的成绩,为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徐飞在发言中就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提出三点意见。

首先,协同创新中心汇聚了国内东盟研究最强的研究力量,已经为服务国家战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中心要进一步发展,成为“国家队”,必须把协同创新中心的研究提升到新的高度。除关注东盟自身外,更重要的是要跳出东盟看东盟。具体说,要首先开展好美国的全球战略,尤其是亚太政策研究。东盟在我国对外交往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国-东盟区域发展情况如何,除中国和东盟的意愿外,还有美国因素。可以说,中国和任何一个区域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都是中美关系在该区域的体现。因此,加强美国研究是提升中国-东盟区域发展研究水平的突破口。

其次,“一路一带”是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增进同沿边国家和地区的交往的创新合作模式,其建设重点是“五通”,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道路联通”,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至关重要。有了“道路联通”,才会“贸易畅通”,人员流动交往才会增多,促进“民心相通”。西南交通大学是国内轨道交通方面学科门类最齐全、专业配套最完善、核心资源最集中的高校,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也有中国高铁国际化协同创新中心、美国研究中心、越南研究中心等省部级平台,愿意在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最后,协同创新中心要真正实现各支撑单位、核心单位和成员单位的“协同”,发挥出合力,要在体制机制上创新,调动各单位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如协同研究的成果各单位都认可为第一作者等。

会议期间还召开了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理事会会议,与会代表共同审议通过《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章程(草案)》,徐飞校长出任协同创新中心副理事长兼西南交通大学中心主任,张锦教授出任理事兼西南交通大学中心执行主任。

桂富强、朱健梅、张锦、朱晓兵、张雪永、陈天利随同参加会议。

责任编辑:阮琦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