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绸带缠绕的五卷校史、光绪皇帝亲笔朱批的学校办学“出生证”、国内现存最古老的大学毕业证书……5月13日,《西南交通大学史》出版发行、校史馆正式开馆,为学校120周年校庆、为海内外30余万名校友送上了一份特殊的“厚礼”。
13日上午,西南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顺洪,校长徐飞,沈志云 、钱清泉、翟婉明三位院士,王润霖、胡正民、顾利亚、何云庵等学校老领导以及现任其他校领导、诸多老校友们、各学院师生齐聚《西南交通大学史》出版发行暨校史馆开馆仪式。仪式由学校党委常委沈火明主持。
耗时多年:挖掘碎片,打捞校史真相
五卷本的《西南交通大学史》,从酝酿、撰写到修改、成稿,耗时4年、180余万字,规模宏大、著述精细,全面展示了学校艰苦卓绝的奋斗发展历程,客观详实地记录了学校发展过程中的点滴,记载着西南交大百余年的风雨芳华、承载着几代交大人的集体记忆。王顺洪书记在开馆仪式上的讲话中表示:“《西南交通大学史》就是母校120年传承不辍的文化血脉,校史馆就是母校120年矢志办学的精髓浓缩”。
仪式上,徐飞向校友代表和师生代表赠送《西南交通大学史》。
“学校终于有了一部言之有据,比较系统的史书,学校的优良传统能以史实的形式得到彰显。”总主编何云庵教授讲述编纂过程时说,“该书的出版,倾注了全体编撰人员和钱冬生、王润霖、李泳等顾问的大量心血,编撰人员跑遍了国家各级图书馆、档案馆查找资料,解密档案、挖掘碎片;寻访各地老校友,再现校史现场,还原校史真相。”
第一卷主编的鲜于浩被“委以重任”时,他曾对何云庵说:“老何,我能写5万字就不错了!”谈及此事,何云庵说,当时很不巧,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和第二历史档案馆都处于数字化过程中,所以第一卷的资料搜集非常困难。“我们就抱着‘没米也得找米下锅’的心态,辗转多地、一点一滴寻找资料,最终以20多万字详实的资料成书”,鲜于浩回忆着期间艰辛。
几袭红绸落下,王顺洪、徐飞、沈志云院士、钱清泉院士、翟婉明院士、学校老领导王润霖、胡正民、顾利亚、白家棣、李泳共同为校史馆揭幕。校史馆上下两层,共4200平方米,除序厅和尾厅外,榆关始创、复校唐山、创业峨眉等其他8个展厅以时间顺序依次重现交大不同时期的历史。展出中,既有图片和文字;又有运用幻影成像技术的多媒体播放系统,“重现”学校旧貌;还有诸多“镇馆之宝”相继亮相:运用高仿真技术制作的光绪皇帝亲笔朱批的学校“出生证”的复印件;国内现存最古老的大学毕业证书——学校1900届学生张孝基的毕业证;昆明铁路局捐赠的米轨机车,寓意西南交通大学像一列火车穿行在崇山峻岭之中,虽历经坎坷却仍旧一往无前……
传承文化:以文化人、以史育人
“以书铭志,以馆藏史,这一书一馆必将成为交大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以书思源,以馆荣校,这一书一馆必将成为我校爱国荣校教育的重要平台”,王顺洪在讲话中谈及校史的文化育人功能,他说:“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交大精神于交大,是经过历代交大人努力形成的价值认同,也是全体交大人面向未来攻坚克难,复兴交大的动力源泉。
已过耄耋之年的李泳老教授拄着拐杖来参观校史馆,他对交大的历史记忆犹新,参观过程中,他的眼中不时泛起泪花……2016年,是李泳老教授来到交大的第67个年头,他一路见证了学校的迁播历史,早就“把学校当成了家”。
80多岁高龄的资深测量专家傅晓村老教授一大早便赶来参加开馆仪式,“能见证交大校史馆开馆,我感到非常激动和自豪”傅教授爽朗地说。在经过校史馆门口的台阶时,他坚持不让学生帮忙搀扶,“我现在还可以走,扶着轮椅走也很自由。”据了解,此前傅晓村教授听闻学校为筹建校史馆征集文物,便毫不犹豫地将他自己保存了多年的测量仪器捐赠给了学校。
来自德国的杨志伟夫妇,带着“三代交大人”的记忆,回国参加母校120周年校庆。“我们一家三代都是交大人,孩子在交大子弟学校上过学,岳父是桥梁专家伏魁先教授,”杨志伟先生回忆道,“老爷子曾徒步走到平越上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把一生都奉献给了交大。经历了115周年校庆,可惜没能亲眼见到120校庆他就去世了。老人家对交大有着很深的情感,今天我们回来也算是圆了老人家的心愿。回到交大,就像回到家一样亲切。”
作为年轻一代交大人,学生代表沈彬彬说,“作为校园文化大使,谈及交大历史文化的时候,我的内心是自豪的,更是自信的。当唱起校歌时、提及学校曾获至高无上荣誉《古今图书集成》一套和“竢实扬华”匾额时、盘点罗忠忱、黄万里、茅以升等杰出师生校友代表时,我内心深处的自豪感和荣耀感的油然而生,爱国荣校郅大同的壮志雄心熊熊燃起。”
忆古思今:同叙交大情,共追交大梦
“以书聚力,以馆凝心,这一书一馆必将成为连结海内外师生校友的重要纽带。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这一书一馆必将成为学校宣传交流的重要窗口”,王顺洪在讲话中说,《西南交通大学史》是广大师生校友用自己的交大故事合力著就的,记录着大家的交大生活、承载着大家的交大情怀、反映着大家的交大记忆。
在校史馆内,罗忠忱的外孙林西、伍镜湖的外孙程泓、高渠清教授的女婿梁锦堂、张淑欣、倪晓平五位校子弟在分隔几十年后得以再次重聚,兴奋之余他们还吐露了不少儿时趣事:林西在观看到唐院图书馆时,回忆到老唐院8米宽的游泳池,他打趣儿说,“以前在游泳池里面游泳,蝶泳游了四下就到岸边了,记得我还在游泳池里磕掉了一颗牙呢。”儿时的小伙伴因校庆这一纽带重逢,喜悦之情跃然脸上。
毕业于台湾新竹交大的陈治宏先生,后任交大美洲校友会副会长,谈起五所交大的校史他如数家珍。参观过程中,他还时不时给身边的青年学生讲述校史,“五所交大同根同源,同行同伴,拥有着共同的历史记忆。”陈治宏先生自1986年以来,每隔五年都会来成都参加西南交大的校庆。

同忆交大情,共圆交大梦。揭幕仪式后,与会嘉宾移步校史馆共同参观,并为校史馆题词。王顺洪书记在讲话中深情地说,让我们携起手来,以史为鉴,以史励志,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无愧先贤,无愧历史,为“复兴交大,建设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附:王顺洪书记在《西南交通大学史》(5卷本)出版发行暨校史馆开馆仪式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