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在国新办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有一个熟悉的身影。他是西南交通大学2002级校友、全国优秀党员尼玛江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之时,尼玛江村作为中国共产党年轻党员代表之一与中外记者见面并答记者问。
国新办于2017年10月9日(星期一)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请到徐川、尼玛江村、黄成、许泽玮、陶建伟、罗鹏、崔伟、孙斌斌、高纪兵9位来自基层的中国共产党年轻党员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并答记者问。
以下为摘录
袭艳春:
各位记者朋友,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新闻办记者见面会。还有几天,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就要召开了,相信大家都非常关心中国共产党是由哪些党员组成。今天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我们很高兴地邀请到9位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与大家分享他们的故事,和大家做一个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今天的见面会,我们想组织的活泼一些,把见面会分成两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我们请9位年轻的党员给大家做一个面对面的自我介绍;第二个板块,请党员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这九位党员有70后、80后、90后,分三个年龄段给大家作介绍。其中五位80后的年轻党员代表有崔伟、徐川、罗鹏、尼玛江村和许泽玮。
尼玛江村:
大家好,我叫尼玛江村,藏族。我来自西藏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西藏昌都市。2006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毕业后我返回家乡参加工作。2013年,我积极响应组织号召,主动请缨作为选派干部,来到西藏贫困的察雅县雪东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三年。驻村期间,主要是带领村党支部一班人夯实基层基础,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把我们党和国家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在基层,积极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同时,面对我们村是属于整村贫困村民的实际,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地发展小产业,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截至目前,共筹办了7个经济实体,累计增收达到近150万元。这几年,通过我们的努力,在我们党和国家惠民政策的支持下,村民们过上了幸福的好日子。欢迎大家来美丽的藏东明珠昌都做客。谢谢大家。
袭艳春:
在这里,我需要先理清一个概念。我一直说他们是年轻党员代表,并没有说他们都是十九大代表,他们是广大的年轻党员中选出来的优秀代表。下面进入第二个环节,请年轻党员代表和大家交流,并回答大家的问题。
彭博社记者:
作为基层干部,你们怎么理解习近平在全党的核心地位?你们希望将来中国共产党对改革有个什么定义?比如市场经济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等等?
尼玛江村:
我是来自边疆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干部,对于今后改革,我想是使群众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更加的幸福。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全世界掷地有声地提出,要在2020年,带领所有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小康社会,这既是党中央的庄重承诺,更是对我们基层党员的召唤。西藏作为全国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任务更加繁重,通过我们国家在各个层面上的改革,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能够更好地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包括雪域高原的广大群众也能过上更加幸福的好日子。
中新社记者:
刚才提到过去五年是砥砺奋进的五年,各位代表都充满着喜悦之情,精神状态也是很昂扬。我想问,在一个大时代和一个宏大历史背景之下,我们每一个可能是“小人物”,也没有体会到我们身边的一些切实变化。有没有一些让你们印象非常深刻的例子,能够阐述我们这个大时代的一些中国故事。许总也是媒体人,请您谈谈这个问题。
尼玛江村:
我们雪东村这五年来发生的变化也是巨大的。我们是整村贫困、土地贫瘠,群众没有什么收入,又地处泥石流灾害频发的区域。在党和国家的大力关心支持下,对我们村实施了整村搬迁,从山上搬到山脚下,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出行,改善了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我们村筹办了第一个加工厂,实现了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的发展,村民的现金收入,从五年前的不足200元增长到现在的2000元,增长了10倍以上,让我们雪东村实现了从过去的搬迁贫困村向现在标杆示范村的大迈步。我想,正是由于我们祖国的社会和谐稳定,经济的繁荣发展,让雪域高原上的农牧民群众过上了幸福的好日子。这就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五年来一个雪域高原小村子里的巨大变化。
附:国新办中外记者见面会:中国共产党年轻党员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并答记者问(全文)
http://appbriefing.scio.gov.cn/data/gxbimg/gxbwap/2017/10/09/cms_2388143766520832.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