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交大要闻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交大要闻 > 正文

2018年西南交通大学面向未来的深层学习体验与评价论坛顺利举行

来源:教务处 日期:2018/04/18 16:05:00 点击数:

为顺应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促进学校本科人才培养内涵式发展,围绕一流学科建设,服务学校战略目标。4月16日下午,由教务处主办的2018年西南交通大学面向未来的深层学习体验与评价论坛在九里校区国际会议厅举行。

本次论坛特别邀请到美国著名教育家Ken Bain教授,清华大学教育学院长聘教授,全球学校与学生发展评价中心副主任Hamish Coates教授,美国康奈尔大学设计与环境分析系副教授、康奈尔中国中心主任Ying Hua担任主讲嘉宾。学校教学单位本科教学负责人、在研教改项目组成员、“翻转课堂”课程团队成员等300余人参加论坛,共同展望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前沿方向,论坛还吸引了校外20余位老师前来。论坛同时采用在线直播方式,收看人数达3500人。教务处处长郝莉教授主持此次论坛。


 

关键词一:新一代评估

Hamish Coates发表题为“Next Generation Higher Education Assessment”的主旨演说,他提出,目前的高等教育正在改变,高等教育正适应新的逻辑,高等教育扩展的贡献帮助实现教育成功,从而实现教育的价值,通过获得教育的投资评估来帮助高等教育扩张。

在Hamish Coates教授看来,在过去的20年间,评价的方式并没有明显的改变,传统评价方式存在着诸多不足,检验学生手段的单一化使得学生无法掌握多种类型的知识;因此教育者无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反馈,也无法充分地了解学生学习哪些知识。

亟待变化的压力也使得评价体系必须以现代化方式面向未来。出于对质量的追求,教育者应采用创新的方法评估学生。因此评估不是依靠经验,应当讲究科学方法,通过创新性措施来提高评估质量。

Hamish Coates教授提出,高等教育历经三个发展阶段:最开始的阶段采用非常传统的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手段有着一定优势,因此一直延续到这个世纪20年代,但在未来并没有足够的活力。对于下一代而言,交互式学习,非固定教学地点教学,现代教学技术将会被更多的运用到教育领域。同时,高等教育也需要重新设计的思想,需要改变。老师应当把评估设计成更容易接受的形式,让学生们利用不同的方法有见识地学习;老师应重新设计评估价值观,通过随机数据设立标准,按照不同学科设计不同类型的评估模型,切实提高评估质量。


 

关键词二:未来的学习

Ying Hua发表题为“Creating an enabling platform: A discussion on characteristics of future learning environment at university”的演讲。

她首先提出康奈尔大学与中国以及西南交通大学的缘分,以茅以升,罗忠忱为代表的许多交大师生均在康奈尔大学深造,多元化的办学理念来源于第三任校长Jacob Gould Schurma,他提出追求教育自由化,学校应从传播新知识转变为创造新知识的殿堂。  

Ying Hua博士认为学习知识的途径增多,如何吸引学生进入大学课堂学习知识尤为重要;采用一种新颖的传播方式传递知识使得更多的人接受教育;学科直接与就业挂钩,甚至成为职业培训;顶尖高校的网上课程对许多高校的相关课程造成影响。

对于教学,Ying Hua博士提出关注带来结果的技术和技巧,关注学生们的表现和质量,学习不同专业的知识对于人生会有重大影响。

她结合具体的专业教学实践提出学生并不是由技术趋势所引导,当下的学生应当利用自己的知识进行深入思考,老师应当与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拉深学科内容,为学生构建学科的深度与广度;努力促使学科与工业或者产业结合,让工业与产业共同提出问题,让学生参与其中;学习应当面对社会问题,老师努力提升教学水平,解决相关课程的问题;鼓励学生寻找自己的科研项目。

在通识课教育领域,Ying Hua博士也提倡学生应当培养批判性思维,提升写作技巧,提升数据分析能力,加强沟通能力,成为一位终身学习者。

 

关键词三:超级课程

Ken Bain教授发表题为“Building Super Courses:A New kind of university experience”的主旨演说。Bain教授认为,由于时代巨变,大学授课的定义在过去的20至40年正经历着迅速的变革,对于学习的研究出现了更多的变化和深度发展。学习环境的变化也带来与传统课程明显不同的全新课程,即“超级课程”。

Bain教授向大家展示了过去的14年对于“超级课程”的部分调查研究,他提出,学习并不是一直都是学习,而是随着时代发生变化。学习本身不会恒定地影响人们本身思考的方式;尤其在医学教育领域,学生们通过不同方式进行学习知识,但有时并不会进行有意义地运用知识。过去的研究也就带来全新的“超级课程”,“超级课程”的开设可以越来越多的培养深度学习者与适应性专家,对于学习者整个生涯产生重大影响。无论学生的背景或者学校如何,“关键自然学习环境”将会持续的存在。

他认为“超级课程”的特点在于环境围绕着问题构建,以目标为驱动,老师与学生共同获得进步,而具体的问题则通过跨学科的方式提出,学生应当被给予多次机会去尝试回答问题;学生应当与具有团队意识,初学者更加乐于与初学者共同努力;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通过了解进行观察,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解决方法与结果,拔高专业领域中的思考能力,成为适应其它问题的专家;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去实践他们的学科,让她们努力探索问题,为学生们提供意见。

而目前主要有两类超级课程。第一个是角色扮演的课程,在历史,物理等学科中都有着广泛的运用;另一种则是以团队为基础,密苏里大学的课程中广泛采取这种形式。

Bain教授向大家讲述三个经典案例的讲述,哈佛大学的艾瑞克教授通过转变教学方式来转变学生们的思考方式,他认为高校应当创造不同种类的学习环境,学生拥有进行自我学习的能力,通过将学习地点移出教室促使学生自我思考;。

Bain教授在演讲中也欣慰地说道:“这一次在西南交通大学也看到某些学科中开设了超级课程。也让我感到很欣慰。”而在演讲结束后,部分学院老师就自己教学情况与主讲嘉宾们展开深入交流。



此次论坛采用了纯英文主持、演讲和沟通方式,是本科人才培养主动适应新时期学生与学习巨大变化的背景下召开的,为解决教学研究领域的深层次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有利于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有利于“为学生创造有意义的学习和成长经历”更加深入我校教师教育教学理念中。

此次论坛是Bain教授交大行的最后一站,在4月10日-13日,Bain教授在学校犀浦校区、峨眉校区为教师和学生共组织了四场工作坊,就“Teacher Salon : Cultivating Deep Learning”、“Student Salon : How to learn deeply”等主题展开交流研讨。

  


·论坛视频回放见网址:http://play.yunxi.tv/livestream/flash?id=16f28ed07b5e4ea195bd20205bc89483

作者:刘小泽     责任编辑:陈丝丝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