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院部动态 > 扬华校园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院部动态 > 扬华校园 > 正文

维修、水电及运输服务中心党支部组织开展“四史”专题学习——学习“红船精神”

来源:维修、水电及运输服务中心 日期:2020/11/19 17:23:48 点击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忘初心才能更加自觉,担当使命才能更加坚定,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并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简称“四史”)结合起来。

维修、水电及运输服务中心党支部坚持围绕“四史”主线,加强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深化学习教育,切实增强党员干部在实践中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近日,维修、水电及运输服务中心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专题组织开展“红船”精神学习。支部书记、中心主任王友松同志主持会议,并作了题为《“红船精神”—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的专题党课。

 

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首次公开提出“红船精神”的概念,并对“红船精神”的内涵进行了概括和论述,认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

回望历史,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后称“红船”)上胜利召开,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有了坚强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在红船中诞生这一伟大革命实践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就是:中国革命的航船从这里扬帆起航,体现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从此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的精神支柱,体现了“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为根本宗旨,体现了“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红船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神的基因,在随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而一步步展现出来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中存在着,并得到了充分展现。九十多年来,“红船精神”一直激励和鼓舞着我们党站在历史的高度,走在时代的前列,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王友松指出,“红船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起,伴随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蕴含着极其丰富和博大精深的内涵。“红船精神”没有过时。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在全面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红船精神”仍然是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迈向小康、实现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他强调,党员同志要有针对性地用红色资源中的宝贵精神财富加强自我教育,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忘本,不变质;要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肩负起中心发展、学校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使“红船精神”代代相传。

 

通过学习讨论,支部党员同志纷纷表示,要进一步弘扬“红船精神”,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把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转化为创新、服务、实干精神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全身心投入到后勤服务和学校“双一流”建设洪流当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言,尽职尽责,努力成为岗位能手和工作先锋,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信息员:袁诗琼     作者:维修、水电及运输服务中心     责任编辑:阮琦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