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
当前位置: 首页 > 聚合 > 人才培养 > 正文

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莅校调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来源:新闻中心 日期:2012/10/22 10:41:32 点击数:

10月19日,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组组长、科技部原部长、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冠华院士莅临我校,调研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推进情况,对我校本科教学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上午9:00,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组”专家调研汇报会在九里校区学术交流中心多功能厅举行。徐冠华院士,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组副组长、中山大学原党委书记李延保,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组委员、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原所长杨乐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兼职博导、武汉纺织大学教授及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建林,科技部巡视员李雄;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组工作秘书张巧云;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康、计划基建财务处副处长陆卫江;以及我校校长陈春阳、副校长冯晓云、校长助理晏启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督导组专家代表朱怀芳、邓介曾、于承训,学校试点项目总牵头部门、两个项目的具体牵头部门、配合部门及项目试点承担学院的负责人出席了调研汇报会。会议由我校常务副校长蒋葛夫主持。

陈春阳校长代表学校对各位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简要介绍学校情况后,陈校长表示,学校向国家申报并获批了三个国家教育改革试点项目,是基于三方面的认识和考虑:首先,中国高等教育只能走我们自己的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随时代发展而变革;其次,高等教育要适应工业化发展进程需要;第三,我国高速铁路大发展对我们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陈校长从三方面汇报了“轨道交通行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搭建轨道交通专业技术与高级技能型人才成长立交桥的探索与实践”两个项目的要点情况:第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第二,创新模式,大胆突破;第三,狠抓落实,初见成效。陈校长殷切希望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专家对学校改革试点项目给予指导,提出宝贵意见。

冯晓云副校长以《轨道交通行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为题做了“轨道交通行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汇报,汇报涵盖改革项目总体情况、轨道交通行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构建、培养支撑体系等方面。

成人(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陈叶梅从立项背景、改革目标与理念、改革措施、阶段性成效、下一步工作思路、存在困难及建议、改革经验等七个方面做了“搭建轨道交通专业技术与高级技能型人才成长立交桥的探索与实践”项目汇报。

听取项目汇报后,徐冠华院士指出:“这两个报告很好。前者朴实无华,内容具有可操作性,学校确实实实在在做了工作。第二项报告把本科教育与技能教育相结合,如能坚持做下去,必将起到很好地示范作用。”随即,徐院士从评价奖励机制的改革、培养方向问题、进一步开放学科交叉、国家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对学校提出了要求和希望。

    

李延保副组长介绍了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的基本情况,阐释了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以及“如何让企业积极主动参与人才培养”的相关探索。

杨乐院士指出:“高铁建设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作为一所为铁路而诞生,因铁路而发展的高校,西南交通大学可谓前途无限。今天的两项报告,结合学校实际,具体、细致。”杨院士希望同学们扎实打好数理基础,同时加强文史修养,并从设立“工程学士”学位、在工科中尝试“主修、副修”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调研汇报会后,徐冠华院士一行实地考察了我校轨道交通实验室,听取了轨道交通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张卫华的工作汇报。陈春阳校长、蒋葛夫常务副校长、冯晓云副校长、晏启鹏校长助理等陪同考察。

        

据介绍,“轨道交通行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主动适应轨道交通行业多元化、高端化的人才需求,按照“纵向按需分层次、横向学科相融合”的思路,构建了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主线、拔尖创新人才为重点的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开展轨道交通行业拔尖创新人才、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以及高素质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搭建轨道交通专业技术与高级技能型人才成长立交桥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立足我国轨道交通行业对人才的现实需求,以解决行业人才培养瓶颈为根本,提出了培养规格融“知识、能力、素质”,培养内容融“理论、技能、技术”,教学方式融“面授函授、自考助学、网络远程”,培养主体融“政府、高校、企业”的人才培养理念。全力构筑轨道交通行业岗位技能、技术培训与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互融互通的人才成长“立交桥”,实现轨道交通人才多种学习成果之间的互通互认,为我国轨道交通行业提供快捷、畅通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培养途径。

责任编辑:阮琦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