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
当前位置: 首页 > 聚合 > 人才培养 > 正文

重构本硕博人才培养方案院长研讨班正式开班

来源:新闻中心 日期:2019/03/25 09:40:25 点击数:

3月21日下午,“重构人才培养方案”院长研讨班在犀浦校区综合楼430隆重开班。校长徐飞、校党委副书记桂富强、副校长冯晓云出席了开班典礼并参加了主题研讨,全校教学单位的院长(主任)及相关职能部处领导都参加了学习研讨,研讨会由研究生院副院长朱志武主持。

据介绍,为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学校“双一流”建设要求,切实做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经学校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同意,决定由教务处、研究生院共同组织,开办重构本硕博紧密衔接人才培养方案院长研讨班。研讨班旨在通过对新时代重构本硕博紧密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的研讨,梳理当前学校与学院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推进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教育范式转变,共同探讨教育教学改革之路,共同搭建跨学科教育平台,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工作的顶层设计,把教书与育人工作紧密结合,从而更好地落实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研讨班活动将共开展四期,研讨专题分别是:构建本硕博紧密衔接人才培养方案总体框架;深入推进公共与通识课程教学改革;大力推动学院间合作搭建跨学科教育平台;学院如何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在第一期研讨班开始前,举行了简单而又隆重的开班典礼。徐飞校长首先致辞,从外部环境和内部要求两个方面出发,简要分析了重构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方案的背景,并着重强调了重构本硕博人才培养方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徐飞校长强调,重构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方案有两个关键词:一是贯通、二是重构。“贯通”强调了人才培养方案的本研一体化;“重构”强调了人才培养方案必须面向未来、面向前沿、面向社会。他明确指出,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构要完成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范式转变;要将人才培养体系与“双一流”建设有机结合;将人才培养与“新工科”建设相结合;落实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

1.jpg

冯晓云就办班背景、研讨主题与内容、组织形式与要求三方面进行了介绍。冯晓云指出,中国进入新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人才培养方案需要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求。她介绍了现用培养方案发展历程,分析了我校人才培养存在的最大挑战,指出本次人才培养方案重构的核心是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关键点在于广义的以“学”为中心的课程体系重构,并就研讨主题与内容、组织形式与要求进行了详细说明。

2.jpg

第一期研讨会的主题为“构建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方案总体框架”,分为查摆问题和制定培养方案框架两个阶段进行。在查摆问题阶段,教务处处长崔凯分析了我校本科生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他指出我校本科生培养方案存在专业办学定位不清晰、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课程体系重构难、实习实践环节薄弱等问题。研究生院周先礼常务副院长介绍了国内外对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以及我校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并客观分析了在本轮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重构中需注意的关键点。 

随后,进入分组研讨和分享发言环节。学员们被分为5个小组,针对“重构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问题、思路和想法进行头脑风暴,并现场进行分享发言。机械工程学院院长钱林茂就培养年限、博士课程质量提升等7个方面提出了问题;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刘庆想对如何完成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进行了分析;人文学院院长石磊代表小组就培养方案中贯通存在的问题、硕士生和博士生生源较差等四个方面分享了观点;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郝辽钢对学院的办学定位、培养方案的核心“突破口”等六个方面进行了问题分析;外国语学院院长李成坚就核心课程的设计与教学执行等三个方面进行问题总结。 

 3.jpg

研讨班(第一期)第二阶段为制定培养方案框架。围绕本期研讨班的主题“构建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方案框架”,土木工程学院院长蒲黔辉、电气工程学院院长陈维荣、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郝莉、力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康国政分别就本学院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主题发言。各位院长在会前已做了充分准备,进行了深入思考,均有备而来,结合自己学院特色,就如何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和本轮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构,在研讨会上进行了深入交流。土木工程学院院长蒲黔辉基于面向未来科技与工程发展的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并结合已有的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实践,指出土木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符合后土木时代科技发展的大趋势,人才培养改革可以尝试本硕博分段培养与共起点贯通式培养并存的多模式立体化创新。电气工程学院院长陈维荣深入分析了目前电气类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一流人才培养改革的总体趋势,介绍了该院人才培养改革模式,并提出了旨在贯通本硕博教育的“电气+”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郝莉对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培养方案的修订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信息学院本硕博紧密衔接课程体系框架,建议重构每个年级的课程计划,围绕每学年的项目目标要求构建课程体系,以形成完整闭环的知识迭代过程。力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康国政基于力学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思考,提出了“3+1.5+3.5”学制的创新想法,提出要强化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核心课程和力学学科核心课程教学,夯实基础,并注重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做好力学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  

在聆听了四个学院院长的主题发言之后,五个小组进入小组研讨阶段,并现场开始制定“重构本硕博人才培养方案的框架”。经过了20分钟的小组讨论,各小组分别派出了代表分享培养方案框架的讨论结果。

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院长王永杰从公众课程、基础课程、应用课程以及前沿课程四方面来说明本硕博的培养应各有侧重。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院长刘晓波强调人才培养需要优化专业能力,抓住前沿研究。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旻昊从数学、物理、力学等基础课来说明卓越拔尖人才的培养问题。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Lutz PlÜmer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驱动培养人才,并对学制进行优化。建筑与设计学院党委书记沈中伟指出,将人文、科学、技术三条主线贯穿于人才培养之中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通过这种主题发言、小组研讨、观点分享、现场一起做方案的方式,第一次让全校人才培养相关单位的院长、主任以及职能部处领导们集中起来,面对面深入讨论当前学校、学院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困难和解决的方式。徐飞、桂富强、冯晓云等校领导也作为普通一员参与了各小组的讨论和方案制定。各位与会者敞开心扉、交流心得和想法,凝聚众智、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框架贡献智慧和心血。研讨会一直进行到下午6点多,会场气氛还十分热烈,大家情绪高涨,各抒己见,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虽然本期研讨班只有短短的两个多小时,但通过这次研讨班,所实现的思想火花的碰撞、智慧的交流必将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影响深远。

人才培养方案重构和修订,是新时代高校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三个关键问题最直接的应答。它绝不是教务部门或院系教学部门的事情,而是涉及到大学功能定位和管理理念调整,涉及大学治理体制和资源配置方式调整,涉及大学管理体系及组织方式调整,涉及大学人文精神和文化的创新,因此,必须坚持立德树人,遵循社会主义办学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明确高等教育质量主要由市场检验的理念,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集全校之智、举全校之力而为之。惟有如此,方能实现人才培养方案重构和修订的战略意图。


 

信息员:陈姝君     作者:孙蕊 郎佩冉 摄影:鞠红伟     责任编辑:陈姝君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