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院部动态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院部动态 > 正文

雪域高原育桃李,天山脚下写春秋——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援疆援藏工作纪实

来源: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 日期:2025/11/17

在对口援疆援藏国家战略引领下,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持续投身西部教育支援,从课程共建到师资培养,从科研合作到资源共享,二十多年如一日,步履不停。随着“慕课西行”计划的深入推进,跨区域同步课堂再结硕果,援建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这一切,是教育初心的坚守,更是相互协作、聚力前行的见证。让我们一同走进这段跨越千里的教育援建之路。

一、使命传承:廿载接力书写教育援建答卷

自2004年起,学院先后选派10余名骨干教师赴西藏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喀什大学等院校开展对口教育支援。近年来,学院积极响应教育部“慕课西行”号召,创新实施“专业课程群同步异地课堂”模式,推动东西部高校教学资源实时共享,助力受援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援建过程中,学院围绕“金课锻造、青苗培育、专业筑基、科技提质”四大方向协同发力。

二、育人实践:三项措施助力强化边疆教育根基

1.金课锻造

学院教师直接承担受援高校多门核心课程教学,并参与课程体系设计与优化,加强课程建设,提升课程质量。

2004年3月至7月,马啸来赴西藏大学工学院交通工程系开展援藏工作,承担西藏大学交通工程专业《交通运输信号》、《计算机模拟》两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以及参与西藏大学工学院交通工程系专业建设相关工作。

2004年3月至7月,张开冉赴西藏大学工学院交通工程系开展援藏工作,承担《铁路行车组织》《站场与枢纽》课程的教学工作。

2004年8月至12月,张之勇承担西藏大学工学院2001级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交通控制》《数据库管理系统》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期,张南承担《交通运输经济》《交通规划》课程的教学工作。

2005年8月至12月,李雪婷承担西藏大学工学院2002级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旅客运输组织》《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教学工作。

2006年3月至7月李娟承担西藏大学工学院2003级交通工程专业《道路工程》教学及课程设计的指导工作,并指导2002级本科学生的毕业设计。

2006年3月至7月张骏到西藏大学工学院开展实验室建设工作。2009年8月到2010年7月,张骏老师再赴西藏,担任西藏大学工学院副院长,开展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

2006年8月至12月,吴海涛担任西藏大学工学院2004级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旅客运输组织》《数据库管理系统》《铁路安全系统工程》的教学工作。2007年,程学庆赴西藏大学工学院承担教学任务。

2008年3月-7月殷勇援藏期间承担《铁路行车组织》《交通仿真》两门课程的教学工作,还参与了西藏大学工学院交通运输实验室的建设工作。

2020年冯勋省在西藏大学工学院为多个专业方向研究生讲授《数值分析》课程,夯实研究生应用数学知识基础。

2.青苗培养

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学院通过师徒帮扶,成立教学和科研团队,共同打磨课程,共同申报教改项目和科研项目。

王琳在喀什大学承担《交通系统分析》《交通规划》等专业骨干课程教学,并与青年教师师徒结对,帮助年轻教师发展。

户佐安组建轨道运输、轨道运输组织与轨道物流科研团队,积极申报各类科研项目。

牟能冶推动新疆大学与我校联合承办“一带一路”智能运输研讨会,促成多项科研合作。

3.专业筑基

对口支援教师全程参与受助单位专业建设,认真指导硕士学位点评估、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为受助单位专业发展筑牢基础。

闫海峰参与完成新疆农业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在援助新疆农业大学的两年时光里,石红国通过努力,使得交通学院学科成为学校十个重点支持学科之一,研究生招生规模从不足10人,扩大到了50人,通过学院自身培养,留下的3名硕士成为了学院教师。

4.科技提质

“慕课西行”持续推进,学校与西藏大学、新疆农业大学等校实现多门课程同步教学,优质教育资源跨越地域限制,实现高效共享。

2020-2021第一学期西南交通大学、西藏大学“交通运输统计”同步课堂

2020-2021第一学期西南交通大学、西藏大学“高速铁路运输组织基础”同步课堂

2020-2021第二学期西南交通大学、西藏大学“运筹学”同步课堂

2021-2022第一学期西南交通大学、西藏大学、新疆农业大学三校同步课堂

2021-2022第二学期西南交通大学、西藏大学“机车车辆与列车牵引计算”同步课堂

三、典型人物:胡杨精神绽放教育之光

一批批援建教师如胡杨般扎根援建高校,书写教育情怀。

牟能冶挂职新疆大学期间,带领博士团队参与中匈物流园区选址研究,积极为口岸建设发展建言献策,并被聘为“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口岸物流建设专家”,并收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书面感谢。

户佐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与科研实践活动,获得自治区和国家各类奖励,实现多项赛事获奖零的突破。

户佐安获得喀什大学优秀援疆教师表彰。

石红国执教的《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课程,在2020年学生评教活动中,获得学生“优秀”评价。

闫海峰带领学院骨干教师大力实践“慕课西行”计划,实现多门课程首次同步异地教学。

四、未来展望:开创援建新格局

展望未来,学院将持续推进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加强跨校联合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聚焦高原综合交通、口岸物流等特色领域,总结现有工作经验,不断优化援建机制,构建精准支援新格局,为西部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信息员:魏韬 燕鹏飞  作者:魏韬 燕鹏飞   编辑:陈薇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