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技术与出版双向赋能创新研讨会”发布出版社学术影响力评价系列报告,包括:最具学术影响力出版社(2015—2024年)、高校出版社学术影响力TOP20、地方人民出版社学术影响力TOP10、地方教育出版社学术影响力TOP10、地方科技出版社学术影响力TOP10。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在交通与基建领域获评最具学术影响力出版社(2015—2024),在全国出版社中位列第十四。

多年来,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始终深耕专业领域,坚持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依托学校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双一流”学科优势,以及国家级重点学科、科技创新平台所汇聚的顶尖人才资源,逐步形成了“立足轨道交通、面向大土木、大交通”的鲜明出版特色,推出了一批代表国家先进水平,反映新时代成就的精品力作。例如,“中国智能铁路核心之一 ——智能牵引供电系统丛书”反映了我国智能牵引供电系统的最新研究成果,对行业技术水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重载铁路创新技术丛书”是目前国内最新、最系统全面的重载铁路创新技术丛书,彰显了我国重载铁路建设自主创新综合实力,为重载铁路建设和运行、重载货车研发、列车制动等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与应用示范。“极复杂艰险地质环境地下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书系”汇聚院士团队资源,围绕极复杂艰险地质环境地下工程重大工程问题,是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研究成果的总结与延伸,其关键理论技术和施工技术对加快我国深地、深海战略等地下工程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以上项目均入选国家级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四川省重点项目出版专项资金资助等。
同时,出版社积极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成果转化为高端学术著作,例如,集结“方志中方言资料的辑录、整理及数字化工程”成果的《中国地方志方言词汇纂》,入选了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获得四川省重点出版物规划并获专项资金资助。在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这一重要历史节点,出版《抗震救灾精神口述史料辑录》,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抗震救灾精神提供了鲜活、深刻的情感化载体;在辛亥革命110周年之际,策划推出《四川保路运动再研究》,是继隗瀛涛教授之后四川保路运动研究第二代代表作,该书获评2021年四川好书。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积极推动中国高水平学术成果的全球传播,与国际知名出版集团Elsevier、Springer Nature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有效提升学术成果的影响力。出版社始终坚持以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核心,牢牢把握正确出版导向,坚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为培养人才服务的办社宗旨,持续推出一批具有长远意义、代表国家水准的精品力作,不断提升出版社的影响力和品牌价值,推动出版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