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中国大学生在线】西南交通大学学子赴喜德县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来源:经济管理学院 日期:2025/08/17 17:28:23 点击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喜德县团委的积极协调与大力配合下,7月6日至7月18日,西南交通大学青鸽志愿服务队一行深入四川省凉山彝族聚居区的喜德县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活动,携手为当地语言文化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喜德县地处四川省凉山彝族聚居区腹地,彝族人口占比达90.5%。其中,光明镇彝欣社区共安置群众1698户,石门社区安置群众381户,是推广普通话,加强文字教育的重点地区。实践团队来到光明镇彝欣社区、石门社区,通过走访调研、点位宣传、趣味培训、红色课堂等方式开展普通话调研和推广活动,以文化凝聚共识,以共识汇聚力量。

实地调研,走访交流聚“真情”

活动前期,实践团队来到社区活动中心,深入街头巷尾,走访当地群众,调研了解当地居民语言基础与实际需求。团队采用“问卷+走访”相结合的方式,深入了解当地普通话使用情况、学习意愿和对普通话推广活动的认识。分析得知,当地居民日常交流以彝语为主,青少年群体凭借学习场景优势,普通话普及率相对较高;老年群众能听懂一些却不能很好的使用和表达,除缺少系统性的学习外还缺乏一定的语言环境。但对普通话的推广,大家都表示赞成与支持。

同时,为进一步了解当地居民的普通话使用习惯、使用频率、使用场景,团队还深入农贸市场与田间地头进行调研。在农贸市场,队员们发现语言障碍直接影响商户议价、交易等环节;在田间,农户反映语言不通制约了农机操作、农资采购、技术学习等生产活动。调研期间,团队及时召开线下会,结合居民提出的发音难点、学习需求等问题,不断调整优化活动方案,让内容更贴合当地实际。活动间隙,队员们还前往参观了彝族语言文字展览馆,通过展品直观感受彝语特点与文化底蕴,为后续教学中兼顾民族文化、优化双语指导积累了素材。

摆摊宣传,紧扣民意促“同行”

活动期间,团队成员在社区广场搭设推普宣传摊位。一方面向过往彝族同胞发放普通话宣传手册,结合日常交流、外出务工等生活场景,阐释普通话在沟通协作中的实用价值;另一方面,团队设计“跟音跟读正发音”、“绕口令趣味挑战”、“易错字精准纠错”、“经典短文朗诵”等互动游戏,吸引众多大小朋友驻足体验,在交流互动中宣传推广普通话。

筑梦领航,推普课堂沐“童心”

活动中期,实践团队在社区开展推普文化小课堂。团队采用“学、引、用、绘”相结合的模式开启了普通话特色课程的教学,寓教于乐、寓学于趣。面对面“学”发音基础,肩并肩“用”语言表达手拉手“引”文化活水,心贴心“绘”伟大梦想。

队员们通过趣味识字、诗歌朗诵、绕口令、击鼓传花等趣味活动,带领孩子们认识读音,掌握音韵的律调,从词到句,从语调到发音,引导学生体验普通话的形美韵美音美。“彝汉双语识字擂台”课上,孩子们举着绘有“索玛花”“高铁”的卡片比拼发音。“四是四,十是十,学好普通话,山货能卖十块四”等绕口令,将平翘舌音难点转化为欢乐记忆点,特色课堂回荡着孩子们的欢笑声。绘画课上,孩子们用小手描绘着心中的家乡并用普通话分享画作,从“火把节的红色火焰”延伸到“连通山外的银色铁路”,平仄顿挫的童声、勾勒填涂的画笔,表达着自己的梦想和对祖国的热爱。一平一仄,流转华夏音韵;一笔一画,勾勒乡土深情。实践队用一堂堂生动有趣的课让“说好普通话,画好中国梦”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语”党同行,红色教育践“初心”

红色课上,队员生动讲述了“彝海结盟”,彝族人民慷慨接待、竭力支援红军的历史故事,昔日歃血为盟见证民族团结与真情,今日的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情节撼动着孩子们的心灵。课堂接近尾声,大家齐声合唱:“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一字一句,落笔生花,一升一降,宛转悠扬,伴随着最朴实亲切的旋律,孩子们用稚嫩而又富有激情的歌声,谱写着一颗颗满怀赤忱与梦想的心。

活动后期,实践队针对当地留守妇女开展普通话职业应用技能培训,为他们讲解求职技巧、工作穿搭和礼仪。精心设计"模拟导游""电话沟通"等实用场景,让学员大家在角色扮演中提升实战能力。

十三天的实践活动,在彝族群众的拥护声和彝族孩子的欢笑声中落下帷幕。团队以“调研 - 实践 - 培训”形成推普闭环,通过“调研明晰需求、实践推进落地、培训巩固成效”的模式,开展了3000余人次的语言服务。这一路不仅离不开团队成员的热忱投入与紧密协作,更得益于喜德县团委的全力支持、精心统筹,以及喜德县当地居民的真诚接纳、积极参与。队员们深入基层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躬身实践,以青春之行助力乡村振兴,为普通话推广注入了新鲜血液。

一字一句普通话,一笔一划方块字。当推普实践融入彝族聚居区的烟火日常,青春力量必将化作索玛花旁的传声筒,在彝语与普通话的对话里,串联起民族文化的根脉,成为乡村发展的引航者。让我们共托推普的舟船,扬起文化自信的风帆,在助力民族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勇渡新浪、乘远远航!

实践团队名称:青鸽志愿服务队

实践团队介绍:青鸽志愿服务队是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下属的志愿服务团队,深入基层开展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指导教师:陈建奇

来源:中国大学生在线2025年8月7日https://dxs.moe.gov.cn/zx/a/hd_dxszxhdbm_2025dwqc_cgzs_zxyw/250807/2016789.shtml


作者:陈楠,王媛清,王佳轩   编辑:曾潇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