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以院庆为契机,构建多维度、立体化大思政育人场景

来源: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日期:2025/07/04 16:43:35 点击数:

2025年,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迎来建院四十周年。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勇担全面提高外语人才培养质量的责任使命,以四十周年院庆为重要契机,立足校史与外语学科文脉谱系,深度挖掘思政育人资源,着力构建“全体学生参与、全过程贯通、全方位浸润”的立体化大思政育人格局。

一、典礼育人:强化仪式感召力,传承教育薪火

西南交通大学高度重视典礼仪式的育人功能,将建院四十周年庆祝大会打造为立德树人、涵养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大会特邀历任领导、退休教师及毕业校友荣归母校,师生三百余人共襄盛举。庆祝大会上,老院长夏伟蓉教授、傅勇林教授深情追忆学院四十载峥嵘岁月,他们对新时代外语人寄予殷切期许,勉励大家传播中华文明精髓、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化全院师生对厚重院史的深切敬意与情感认同。院友代表、四川语言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宪超分享了在学院的宝贵求学经历,并结合其读研与创业之路,深入剖析人工智能时代外语专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为在校学子拓展视野、突破认知提供了宝贵洞见。

俞森林院长的发展报告振奋人心,领导班子为退休教师献花的温馨时刻,深深感染了在场每一位师生。这既是一场鲜活的教育家精神与感恩教育的宣讲,更是一堂生动的全员思政大课。在举院同庆的热烈氛围中,新老外语人共同追溯交大百年外语教育传统,回望学院四十载辉煌办学历程,完成了外语教育薪火的代际传承与使命交接,绘就了一幅庄重与温暖交融的典礼育人画卷。

二、科研育人:深研外语学科史,坚定学科自信

围绕院庆主题,学院特别策划举办“四秩芳华,共话未来”座谈会,老中青三代外语人齐聚一堂,展开了一场院史·学科史研究者与历史亲历者、创造者的深度对话。

学院于2021年启动了“基于校史的外语学科史发掘、整理与运用”专项课题,引领全院师生系统梳理学院六大学科专业发展脉络,从交大百卅办学的深厚底蕴中汲取育人智慧,实现学术研究与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机融合。

座谈会上,学科史研究团队重点展示了院史·学科史项目的丰硕成果,特别是发掘整理出抗战时期学校118名学生译员投身报国等一系列珍贵史实,极大填补了校史研究中的空白。这些尘封的篇章,生动映照了一代代交大外语人前赴后继、矢志报国的精神丰碑,引发了与会师生的强烈共鸣。参与课题的学生们躬身实践,通过与历史亲历者、创造者的面对面交流研讨,寻根历史脉络,深化专业热爱,并组建了学科史专项宣讲团,持续传播研究成果,有效增强广大外语学子的学科自信、历史自信与交大自信。

学院党委书记李成坚教授,作为院史·学科史课题的策划者,深刻阐释了其双重价值:“走近这段历史,意义深远:其一,将推动外语教育学科方向的发展,催生一批外语教学史研究成果;其二,它本身即是宝贵的育人资源,是教育青年学生的独特精神富矿。”

2022级德语专业本科生谢同学在会上动情分享:“作为学科史课题的参研学生,我深感使命光荣。通过系统梳理口述史料与档案文献,我深刻领悟了老一辈交大人‘以德为桥、以学报国’的初心,也坚定了我传承这段历久弥新的中德友好交流史的信念!”

三、榜样育人:响应国家重大战略,赓续交大精神

榜样教育作为思政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具有显著的引领作用。为充分发挥其独特效能,院庆筹备期间,学院系统梳理四十年办学成果,遴选出一批与家国命运、学校发展同频共振的优秀院友典范,精心策划举办“四秩芳华,语你同行”西南交通大学外语育人主题展览(1985-2025),以榜样的力量指引方向,激励广大学子接续奋斗。

回溯历史,自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学院教师便远赴海外投身工程翻译实践,服务国家铁路建设。学院工程翻译团队更深度参与国家铁路技术标准英文翻译与审校,承担国家铁路局委托项目,为中国铁路“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传播贡献智慧。四十载春华秋实,一代代外语学子奔赴全球,在轨道交通建设前沿、跨文化交流一线涌现出众多先进榜样。他们赓续“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交大精神,凭借精湛的专业素养、卓越的外语能力和全面的综合素质,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勇担重任、建功立业。

2022级英语专业本科生王同学参观展览后深受触动:“师长与学长们的先进事迹,在我心中点燃了向上生长的火焰。我渴望追随前辈足迹,投身‘一带一路’共建事业,以专业所学与青春热血,践行报效祖国的誓言!”

四、文化育人:弘扬李斐英事迹,促进品格养成

在“四秩芳华,共筑梦想”外国语学院40周年院庆暨2025届毕业晚会上,由在校学子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一课百年》以其深刻内涵与精彩演绎,赢得了全场最持久、最热烈的掌声。

该剧深情讲述了李斐英教授在校期间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的执教生涯。李斐英教授是学校历史上第三位中国籍教授,亦是首位社会科学领域的中国籍教授,被尊崇为唐山交通大学“五老”之一。演员们通过精湛的“声、台、形、表”演绎,将李斐英教授一丝不苟的授课风范与崇高的人格魅力在舞台上鲜活再现。李斐英教授激励交大学子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奋发苦读的铿锵号召,穿越时空,依旧振聋发聩,深深叩击着在场每一位观众的心灵。

李斐英教授的扮演者、2024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徐同学在演出后激动地表示:“能够饰演为交大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李斐英教授,我深感无上荣光!愿我们都能铭记先生风骨,以他的精神为指引,奋力书写新时代外语人无愧于时代的奋斗华章!”

李斐英教授的生平事迹,不仅是外国语学院本科生新生入学教育的必修内容,更已深度融入学院学风建设的核心体系。2022年,学院发布《深入学习李斐英教授生平事迹倡议书》,号召全院学子深刻感悟其精神风范,近三年连续举办李斐英教授生平事迹主题征文大赛,吸引近600名学生踊跃参与,征集优秀征文作品200余篇。这些活动在院内营造了研习先贤、崇尚品格的浓厚氛围,极大激发了外语学子的爱校情怀与荣校担当。学院以文化浸润为路径,推动交大“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双严”学风建设走深走实,引导广大学子以李斐英教授为光辉楷模,树立报国宏志,磨砺坚韧品格。

外国语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将院史研究成果与院庆精神内涵系统性转化为:课程教学的鲜活思政案例,文化宣传的独特育人素材,精神传承的强劲内生动力。学院通过着力巩固“校—院—社会”三方协同育人格局,实现育人资源一体联动、优势互补;精心打造“典礼育人、科研育人、榜样育人、文化育人”四位一体的思政育人矩阵,成功构建起多维度、立体化的思政育人场景,持续深化四十周年院庆这堂生动且深刻的专题“思政大课”的育人实效。

来源: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2025年6月16日https://www.sizhengwang.cn/a/gzdt_yx/250616/2164065.shtml


作者: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编辑:冉孟雨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