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6日,“中国名校大学校长论坛”在西南交通大学举行,论坛由西南交通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报》主办。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在论坛上作了题为《以习统学 以育促教》的演讲,以下为演讲全文。
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做演讲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至圣先师孔子在《论语》开篇中指明的人生首要境界。“得天下英才而育之”这是亚圣孟子开宗明义所倡导的君子三乐之一。“以习统学,以育促教”,是中华民族的教育哲学和人生理想,是浩荡的历史长河中行之有常的传承使命和动力源泉,是新常态下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以响应社会对大学期待的战略选择和有效路径。
今天我就以此为题,与各位同仁分享在新常态下中国大学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些认识。
一、响应全球新常态 激发教育源动力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斯蒂格利茨(Joseph Eugene "Joe" Stiglitz)在美国《名利场》(Vanity Fair)杂志2015年1月号刊登的文章中宣告,“中国世纪,从2015年开始”。斯氏言论固属一家之言,不虞之誉和求全之毁一样,无法全面反映中国前进的步伐,但此公曾任克林顿总统经济顾问团主席、世界银行资深副总裁与首席经济学家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析师,学界素养和业界浸润,至少昭示了中国步入世界中心舞台的脚步声已被世界感知。
如果说这是全球政经的新格局,那么以“一带一路”的鸿篇巨制和“亚投行”的傲然出世为标志的2015年,足以成为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节点。与此同时,国内大局和国外形势一样也与时俱进。政治经济与社会建设新常态,是中国进入2015年以来面临的新形势。作为后发国家的中国,已完成了粗放式扩张、追赶式发展、跟踪式创新和跨越式切入的历史使命。2015年的结构转型,使得中国开始了内涵式发展、品牌式战略、引领式创新和超越式谋划的新的历史征程。
众所周知,新常态下的发展突出体现在“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化”,即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粗放式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由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做优并举;发展动力由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四个转变的关键是动力转化和提质增效。现在,创新驱动成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战略,而以创新创业为特征的高等教育改革,已成为教育新常态的发展路径。伴随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期待,教育强国这一富国强兵的复兴战略,已从传统的历史梦想成为现实的急迫要求。
高等教育承载了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传统理解上经济与教育相对独立的社会形态,将迅速被大学与社会经济的深度融合所取代。习近平指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作为校长,我也时常自问,我们准备好了吗?
与社会对大学的高度期待和急迫盼望不相适应的现实是,我们虽可以教育大国自称,也可以教育故国自许,但令人惭愧的是,目前尚不能以教育强国自傲。截止2014年底,我国共有普通高校2529所,高等教育各种形式的学生在学总规模已达到3559万人,毛入学率也已达到37.5%,标志着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大国。然而,在各类大学排行榜上,与美国大学的名校群体集聚发展相比,大陆高校的整体实力仍然无法望其项背。
前段时间发布的QS学科排名中,唯一进入前五的学科只有北京大学“现代语言”学科排名全球第五。反映知识经济创新驱动关键能力的信息、金融、生命和法律等学科,无一能跻身前20。日渐升高且近年已达40万的出国留学生规模,虽然真实反映了我国支持出国、鼓励回国的成功政策,使得我国高居全球国际学生来源国之首,但学生用脚投票的事实,充分说明了教育故国大而不强的尴尬现实。
国际政经格局急剧变化、国内经济社会不断变迁的新常态,对大学提出了高度期待。大学已成为新常态下经济社会的重要主角和动力源泉。面对新常态,特别中国加入WTO以来,脚步越来越近的是国外大学的兵临城下,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组织方式的推陈出新。教育界虽然无法以束手无策形容,但显然没有做好充分准备迎接这些现实挑战。美国实践主义哲学家、教学家杜威(John Dewey)曾经说过“以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学生,面对日新月异的明天社会,是对学生的最大不负责任”。
在信息化、全球化时代,大学肩负人民的期待和历史的厚望。然而,社会大学校,大学小社会。伴随社会的急剧变迁和深谷高陵,大学越来越复杂,成为难以驾驭的超级机构,在面对社会高度期待的同时,也承受传统上让位于经济建设的边缘化待遇。社会整体结构的利益藩篱和学校内部治理体系的因循守旧,不断窒息了大学发展的活力、消解了大学发展的动力。
令人鼓舞的是,5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不仅体现了国家对青年学生的高度期待,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极端重视和对教育发展的大局把握,更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进而,创新教育成为大学应对经济社会新常态的先导战略。
二、以习统学,以育促教
学而时习之,不仅是君子体验人生之乐的初始理想,更可成为当今创业教育改革的教学模式。练习、复习、温习、演习,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方式,与通常大学里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展开的学生被动式学习不同,“以习统学”强调的是寓教于乐、寓教于习。
实际上,因习成性描述了“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的中国式养成路径。而礼、乐、射、御、书、数等传统六艺,均是以习统学的童蒙教育,特别是习礼与习射,更是君子养成的必备途径。“学至于行之而止”,则是先秦儒家集大成者荀子的为学心得。
习近平指出:“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养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西方先进国家提倡的“从做中学”(learn from doing),也是以习统学的生动写照。国务院办公厅5月4日“实施意见”也明确要求,教育改革要结合专业、强化实践。因此,以习统学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逻辑。我国职业教育为高等教育所取代,学而不习是制约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障碍。破解创新创业教育特别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就是要提倡由“被动学”向“主动习”转变,“以习为主,以习统学”,“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以大无畏的气概和磐石般的意志奋力拼搏、开拓创新,以“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错战略,一直是实践领先于理论,实践再等待新的理论突破,生活引领生产,生产引导消费,消费促进服务,服务激发创业。前已述及,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产业组织新特征,这些新常态的重要特征,使得创业教育以个人体验和生活之乐为导向,习字当头,统领创业教学。实际上,体验式立志是持久从学的根本之道。
文化大儒陆九渊曰:“人之所喻由其所习,所习由其所志,志乎义,则所习者必在乎义,所习在义,斯喻于义矣”。推古及今,立志创业,所习者必在创业。在创业教育改革中,练习、实习、演习和见习,从实践中学,从做中学,校企联合,促进高校紧密呼应社会需求,培养更多企业继续之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增强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
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天、地、君、亲、师”农耕社会的君子之乐,也是当今“动力转化”之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建设的急迫需要。历代教育家提倡,大学成才,教书育人,以育促教。润物细无声是现代西方社会话语中学生体验(student experience)的华夏途径,参赞化育之“育”,更是表达了以育为主、以育促教的教育哲学。
杰出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并明确指出“人才不是教出来的,是酿出来的”,这就是“育”才之道,也是教书育人的哲学体现。西方著名教育家纽曼(John Henry Newman)和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也充分体认寄宿制、自由、合作这些“育”人环境对成才的重要作用。纽曼所作《大学的理想》,深远影响着西方自由教育的进程,也是哈佛教育红皮书之先声。洪堡创办的柏林洪堡大学,不仅成为成欧美研究型大学的榜样,也持续推动着大学通过创新教育推动经济社会进步,并直接催生了知识经济时代。
李克强总理指出:“创新驱动根本要靠人才”。创新人才培养,事关新常态下中国逐梦之旅的战略大局。教育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如下理念: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同时,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在创新教育中,必须摈弃以前工业化时代“分科设系、学科导向”的教学传统,代之以“能力培养、问题导向”的育才方法。无法回避的现实是,“重教轻育、教而不育”已成为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困境。应该改变以前“批处理、程序化、模块式、流水线”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探究式教学,扩大小班化教学覆盖面,注重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创新教育中,特别注意设置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以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创新潜能,使工业化时代传统的砖头型模式化的整齐划一,转变为信息化时代要求的个性化扁平型的精彩纷呈,使得通才、专才、奇才、偏才、怪才等各类人才,都能发挥各自的创新潜能。实际上,这也符合“有教无类、天地自化”的华夏教育传统。
一种颜色无法绘就多彩的画卷,一个音符难以奏出优美的乐章。就像热带雨林,乔、灌、草、苔、菌等“和谐而不相悖、并行而不相害”的群落,不仅呈现了美丽如画的景观,更是其旺盛能力的结构基础。实际上,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作为《礼记?中庸》给人类世界描绘的世界大同图景,也为世界进入扁平化、全球化和数字化后,中华民族能以“天地自位、万物自育”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和卓然雄心,为文明冲突的世界提供既和谐共处又创新迭出的梦幻未来。
习字当头,育人为先。“以习统学,以育促教”是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路径。中国大学应发扬我国自古以来“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重教之风,“以人为本,促人成才”的人文传统,以“虽无文王犹兴”的豪迈气概,弘扬“养浩然之气”的士风师道,为中国梦谱写辉煌的教育篇章。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5月18日http://lcl.cssn.cn/gd/gd_rwxn/xslt/201505/t20150518_193800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