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维公历九月,序属新凉初秋。9月7日上午,西南交通大学2025级学生开学典礼在犀浦、九里、峨眉三校区五个场馆同步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7919名本科生、5184名硕士生和912名博士生,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开启人生新篇章。校党委书记余敏明、校长闫学东等全体校领导出席典礼。

开学典礼现场。
校长解读:以何为交大,做怎样的交大人
闫学东校长在致辞中向全体新同学表达诚挚欢迎和热烈祝贺,并以《在奋斗中书写闪亮青春》为题,为新生们讲解以何为交大,做怎样的交大人。

校长、 党委副书记闫学东
闫学东校长从五个维度阐释“交大之大”:一是“师者之大”,列举茅以升、竺可桢、林同炎、黄万里为代表的名师和当代优秀教师;二是“空间之大”,从犀浦到九里、从东部到峨眉,一校两地四校区、占地5000余亩的空间格局;三是“平台之大”,“高温超薄导磁浮试验线”“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学校拥有轨道交通领域最系统的国家实验室体系;四是“学问之大”,24个学科上榜“2024软科中国最好学科”,11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学科排名前1%;五是“情怀之大”,学校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成长繁盛于祖国复兴之时。交大人始终坚守“灌输文化尚交通”的使命。
“从今天起,你们的故事将与交大的历史交织,你们的梦想将与‘交通强国’的使命共振。”闫学东校长向新生提出四点期望:要“精勤求学”,以97岁仍坚持授课的沈志云院士为榜样;要“敦笃励志”,学习“两弹一星”元勋的报国精神;要“果毅力行”,像川藏铁路建设博士团那样勇于实践;要“忠恕任事”,传承抗战时期师生守护学校的精神品格。
师长嘱托:变的是物质条件,不变的是求学初心

校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周正春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周正春教授,以“老交大”的身份分享了自己的求学故事。
1997年,这位江西学子挤上绿皮火车,“从武汉站了20多个小时才等到半个座位”;如今新生们坐着复兴号驶入成都,“窗外是八纵八横的钢铁动脉”。“变的是物质条件,不变的是求学初心。”周教授动情地说。
他回忆九里校区求学生涯:龚志勇老师讲授数学分析时的谈笑风生,机械馆和土木馆的自习室回荡着笔尖与纸张的摩挲,眷诚斋和杨华斋宿舍封存的青春故事。“正是老师们的'双严'传统,培养了我严谨的治学态度。”如今已成为国家级青年人才的他,建议新生勇敢试错、专注成长,将小我融入大我,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领域勇攀高峰。“老师们是托举你们攀登高峰的云梯,也是守候你们蹒跚独行的灯塔。”
“高中的时光已经画上圆满句号。大学的篇章正等待你们书写。”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校长刘元华以高中师长的身份,为刚刚步入大学的学子送上叮嘱。“大学的魅力在于鼓励寻找不同答案,甚至提出新问题”他强调,要保持求知若渴的初心,在课堂上勇于提问,在实验室大胆尝试,通过跨学科阅读培养创新思维。他还希望学生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主动与不同专业、地域的同学交流,在社团活动和小组项目中学会协作与沟通。
新生誓言:做新时代的“交通强国”建设者
“从踏入校门那一刻,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本科新生代表、土木工程学院李宛桐回顾了学校129年办学历史中茅以升修建钱塘江大桥、“两弹一星”元勋隐姓埋名报国等感人故事。她表示,“必将传承百年薪火,不负时代重托,用知识武装头脑,用行动诠释担当。在从交通大国迈向交通强国的征程中,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精彩篇章。”
今年7月,利兹学院2025级博士研究生纪硕随老师前往中国铁路广州局开展实地调研。回顾这段经历,他感叹,“科学研究若脱离实践土壤,再精巧的推演也终是空中楼阁,唯有扎根现实,俯身一线,才能在沉浅深空中实现价值。”并立志“要放眼世界,博采众长,努力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践行者,锤炼脚踏实地本领,做笃行致远的交大人。”

大学生艺术团与新生代表表演。
典礼尾声,大学生艺术团与新生代表联袂献上歌舞《最好的舞台》。活力四射的唢呐声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来源:封面新闻 2025年9月7日
https://m.thecover.cn/news_details.html?from=iosapp&eid=A93hfyc0fPKH90qSdq8Jkw==&channelId=null&userId=NTAxNTk0NTE=T×tamp=1757319745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