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人物

永无止境的追梦之路 ——陈宇帆同学的交大故事

来源: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    日期:2022/11/3 11:18:41    点击数:2860

8月25日,成都的暑热还未散去。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的迎新点上,来了一名老师同学都认识的“老面孔”的新同学,他就是今年的博士研究生新生陈宇帆。“从本科、硕士到博士,从一个单纯喜爱铁路的懵懂少年到交通运输领域的科研参与者,西南交大是我成长的见证者,也是我追逐梦想的助力者。”

热爱,源于内心

陈宇帆是一个火车迷,儿时家门前飞驰而过的列车让他着迷,从小学起就励志考入西南交大,高中时就开始自学交通运输专业的核心课程《行车组织》。2015年高考,陈宇帆同时通过了西南交通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的自主招生,并最终选择来到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入学后,他对交运专业的第一印象便是编组站工作自动化仿真实验室那块显示着成都北编组站站场布置图的大屏,看到屏幕上一条条进路被铺画出来,他常常会心潮澎湃,驻足静观,沉迷其中。

出于对铁路的热爱,陈宇帆经常自费去参加新线开通仪式,或调研交通行业的发展动态。从合福高铁到成都地铁,从铁路电子客票到重庆轨道交通直通运行,从祖国东边的上海虹桥枢纽到最西边的新疆阿克陶火车站,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在增强对交通强国建设成就自豪感的同时,陈宇帆也从专业的视角认知这些新变化的价值和特点。

2017年9月21日,“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上实现世界最高的350km/h载客运营,陈宇帆随即利用国庆假期赴上海体验调研。在奔驰的列车上,他主动向周围乘客介绍起西南交大在调度指挥、车辆设备和信号控制等方面为“复兴号”实现350km/h运营做出的贡献,赢得阵阵赞许。不仅如此,每一次出发,他都会戴上交大校徽,遇上记者采访,他会自豪地告诉记者,他是西南交大的一名在读学生,他为自己能在交大学习而骄傲。

热爱,忠于执着

大学学习并非也一帆风顺。陈宇帆曾认为专业知识无非就是他作为火车迷所掌握的表面知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大学物理曾让他差点“翻车”,专业课上的计算题也曾让他无从下手。他意识到现场实际不等同于交通运输学科,如果开展进一步学习研究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行稳致远。在老师的精心帮助下,他开始重视基础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培养真本领,跳出了爱好者的狭窄视野。

重拾方法学习后,熟悉行业发展、善于发现实际问题的陈宇帆开始发挥出他的优势。“能够在我热爱的领域中学习和研究,还能做出一些有意义的成果,我觉得很满足”。硕士阶段写论文、改报告、跑代码是常态,学习到凌晨是常态,2019年冬天的一个深夜,当陈宇帆从交运楼走出来的时候,抬头望去,仍有实验室亮着盏盏灯光。那一刻,他忽然明白了詹天佑先生说过的一句话,“镜以淬而日明,钢以炼而益坚”。在历经磨炼后,终有苦尽甘来之时。

热爱,成于引领

陈宇帆入学时恰逢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在校期间又经历了十九大胜利召开、学校120周年校庆等重大活动,今年又赶上二十大和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还作为党代表参加了学院的党代会。“每一次参加活动和学习讲话,对我来说都是参加一堂生动的思政课。我能取得这些进步,离不开党的引领,离不开交大的师长对我的关怀和教导。”

在校七年,陈宇帆的相机里记录着他在交大的点滴生活。前不久,陈宇帆发出一条记录着自己本科、硕士、博士三年开学典礼的朋友圈,被好友评论为“开学大王”。陈宇帆认为,记录自己的成长也是记录学校的发展、时代的变迁。

不仅如此,陈宇帆还认真记录着交大的新变化和新大成就。无人驾驶公交车、高温超导磁悬浮样车等都是他镜头中的常客。“等我毕业时,我希望有机会能把我的照片整理出来,向大家展示这些年的非凡成就。”

作为一名党员,陈宇帆时时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帮助身边同学。研一寒假时新冠疫情来袭,陈宇帆在家度过了一学期难忘的网课和健康打卡时光。2020年12月11号的凌晨,让陈宇帆终生难忘,那是他第一次离疫情这么近。“作为个体,我必须承认面对病毒我有一种未知的恐惧感,但是作为党员,作为班长,我知道我必须承担责任,冲锋在前。”疫情防控中,陈宇帆始终配合学校和学院做好有关工作,从未缺席。

热爱,永无止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千百年来,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陈宇帆和他的同学们也纷纷响应国家战略,投入智能调度指挥、区域轨道交通、川藏铁路和可持续交通等重大课题研究,为生逢伟大时代、有幸参与交通强国建设而倍感自豪和骄傲。

“学校和学院的培养夯实了我的基础,也拓宽了我的视野。七年的学习让我知道这个领域内还有很多未知等待着我去探索,因此我选择留在学校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谈及未来,陈宇帆充满期待。“能一直爱我所爱、学我所爱并取得进步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在未来的征途上,我也定将继续牢记‘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交大精神,精勤奋进,争取更大的进步和突破。”

作者:张万磊     责任编辑:侯倩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新闻纠错]     [关闭窗口]

热点新闻

交大视频